阅读历史 |

77、危机解决之后(1 / 2)

加入书签

在梦才的信出之后的第五天,被捕的四个知青的亲属便赶到了乌石。鲁的父亲已经过世,上了岁数的母亲由他大哥陪着来了;金是后母,只来了父亲;马和李的则是双亲都跑了来。鲁四个人被捕已将近一月,可他们的家人竟然一无所知,接到梦才的信大吃一惊,哭天抢地一阵之后,赶紧互相联系,结伴呼号而至。他们一到,便被乌石知青的“唯一代表”梦才领到了大队部。大队部这下子热闹了,办公室里被捕知青的女亲属嚎啕大哭,男亲属则在一边唉声叹气。外边更加精彩,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关心他人甚于关心自己的革命群众。王书记张主任当然要显现干部善做思想工作的本色,陪着家属说话叹气,宽心话说了不少,不过也拿不出真正的解决办法,最后王书记郑重宣布:“梦才,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明天陪这几位老人家去县里,找有关领导谈谈,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你现在领他们到张老师和翠花家,还有三队老周家住下,等会到面坊再称几斤面条送过去——你就说是我叫称的,记在大队的帐上,一定要把他们安排住好,吃好,如果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王:“你这也是为公家办事,我们怎么会责怪你呢?你放心去忙他们的事吧。” 梦才听到这话才放心的走了。等伙子走后,几个干部议论他:“这家伙可比刚来的时候滑头多了。”但也有人夸奖他讲义气,又谈起他那天教训老歪家老二的事,都说这子功夫非常了得,也不知道他在哪学的。

会议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再也没有人提这是反革命暴乱和严厉打击这些词了。几天后,鲁他们被释放,县公安局将他们移交给知青办“教育”处理。在经过严肃的批评教育之后,他们在一片痛哭声中和家人团聚了。这时候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星期了,来这里搭救亲人的男家长们都是有工作的人,好不容易请了假才来的,现在事情解决了便急着要回去上班,做母亲的也想回去筹办货物过年,但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便要他们跟着一起回去。要在平时,鲁他们招呼都不带打拔腿就走了,可这一个月的拘押让他们的胆子变了不少,几个人恭恭敬敬的来到知青办请假,知青办的人员则说:“你们现在已经不直接归我们管了,你们回大队去请假,他们让你们回去,你们就回去。”于是这几位又和梦才一道赶回乌石去找大队请假。王他们这一个月受了不少苦,家里人也跟着担惊受怕,没多罗嗦便准了假,临走时不忘告诉,为了他们,大队出了不少的力,他个人则更担了巨大的风险。几个知青赶紧红着眼圈千恩万谢。

送走了同伴,梦才终于松了口气,这一个多月可耗费了他不少的精力。他现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张老师家,一个月来他极少接触这姑侄俩,这中间除了因为他为鲁他们的事奔忙之外,另一个原因是他存了个心眼:怕连累到张老师。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强大的国家专政机器——他年纪轻轻,无牵无挂,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张老师不行,她有一个依靠她的孤苦伶仃的侄女,还有一个在青海劳改,生死不明的丈夫,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常去她们家,弄不好会把她牵扯进去,说她在幕后策划呢!

午后从县城回来之后,他便直接去了张老师家。这是是个阴冷的下午,但他的心里却荡漾着暖暖的春意,当走进熟悉的院落和看到少女苗条身影的时侯,他的心一阵喜悦。

“你…来了……”倩脸上露出了惊喜,不过转瞬间就消失了,“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会有空来这里啊?”她语带讥讽的说。

梦才嘿嘿的笑,对她的挖苦并不在乎,说:“我刚才把鲁他们送走了,现在准备上山转转,顺道过来看一下——姑妈,你们还好吧?”他把脸转向了从屋内跑出来的张老师。

“好,好,我们都好。” 张老师对他的到来显得很高兴,将他让进了屋,“我给你泡一碗炒米去。”她动身去了厨房。

屋子里生着火炉,年轻人感到浑身热,将身上穿的旧大衣脱了下来,转过脸道:“你好象不太高兴我来这里?”倩没有回答。

“喂,我问你要的东西弄来了?”过了一会,姑娘说。

“什么东西?” 梦才楞了一下,忽然想起一个月前她曾经叫他帮弄些做毽子用的野鸡毛,“啊,前一段时间忙鲁他们的事,把为你弄野鸡毛这事给忘了。”

“就知道你不会把我的事放在心上。” 倩背过脸去。

梦才不以为然道:“唉,为这种事也值得生气,我明天就给你弄几根,不,弄一大把来,怎么样?”

“不麻烦你了,我知道你不会做这种事,所以已经托别人做了。” 倩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个飘动着彩色长雉毛的毽子,在他眼前示威似的晃动了一下。

“做的挺精致的,” 梦才看了一眼毽子说,“这野鸡毛是谁帮你搞的?”

“翠花她哥,前几天学校排练的时候,我只问了一声他家有没有野鸡毛,下午他就带着这个做好的毽子来了,人家可不像你。”

梦才嗯了一声,没有再说话。张老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泡炒米从厨房出来,突然感到气氛有些不对,问:“你们又怎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