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 / 2)

加入书签

董宛向书房看了看,想着他就要从里面走出来,她心里一阵紧张,但那张门关的紧紧的,他并没有出来的迹象,她心里反而又悬起来,打了一个问号。

机灵的杏儿打来洗脸水,一边服侍她梳头洗脸一边说,“大少爷大清早就去铺里忙去了,连早饭都没吃,他经常这样,沈家的铺子除了老爷就是大少爷在撑着了”

董宛恍然,原来他早走了。她心里一阵轻松,又似乎有微微的怅然。

董宛走进饭厅,沈展鹏,汪美然和梅玉华都已经在坐,沈家的规矩是分院居住,但用餐都是统一过汪美然这边来。

几条红木长方桌拼成一条长桌,视人多少可以分开或并拢,非常方便,饭菜也很丰盈。

见董宛进来梅玉华先嗔怪地说道,“新媳妇怎么能等公婆上桌了才来呢,我以前怎么跟你说的?”

董宛低下头,“对不起,妈”,母亲曾经不止一次地与她说过为妇之道,她早已烂熟于心,只是她也不知为什么或许是昨天太累了,今天她竟出奇地晚醒。

“不要责怪孩子,快过来吃饭吧”沈展鹏摇摇手,温和地招呼董宛。

汪美然也说,“玉华,宛宛是有规矩的孩子,哪能不知道这些?是昨天折腾一天太累了,况且新婚夫妻,起晚点也是常事,不要说她了,来,宛宛来妈这边坐”她招手叫董宛。

董宛看了看梅玉华,梅玉华脸色缓了缓点点头,“去吧”

董宛走过去,汪美然一把拉住她的手,不住地摩挲,像是捡到宝贝一样,梅玉华看到这种情形,也略略放了些心。

沈展鹏儒雅和善,话虽不多,却像对客人一样让董宛和母亲不要拘束多吃一些,汪美然则比较善谈。

“这两天不知道贸儿这孩子跑到哪去了,哥哥的亲事也不回来参加,让亲家见笑了”汪美然在席间说道。

“哪里,贸儿还哪里懂这些,不能怪他”梅玉华笑笑说。

沈展鹏也说,“你还不知道他,就是匹没上嚼头的马,回来也不安生,就让他跑去吧”

汪美然叹口气,“瞧,都是你惯的他,无法无天的”说着一笑,“也不知道咱们贸儿什么时候才收了野性,正经地在家呆一会也成啊,没准也得要一个能管住他的媳妇儿才成呢”

说着大家都笑了。听汪美然与沈展鹏的口气,虽然表面上对这个二子颇有微词,实则是极其喜爱的。董宛不禁暗暗好奇这个沈子贸是何等样人物,居然连哥哥的喜事都不参加的人,会是一个怎样刁钻古怪的人呢?

董宛原以为母亲会陪她长住在沈家,她自己的心也有点着落,可是梅玉华却打算再住两天就回天津,董宛死劝活劝她都不答应留下来。

董宛伏在母亲怀里哭了,母亲一走,她觉得自己更孤单了,偌大的沈家对她来说还是那么陌生,她心里是那么害怕,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而现在连母亲都要离她而去了。

梅玉华怜爱地抚着她的头发对她说,“女人嫁了,就要把夫家当成自己的家,把原先的家忘了,这儿不是妈的家啊,妈还要回家陪你爸爸,你爸爸葬在天津啊”

董宛只是像孩子一样紧紧抱住她不松手,泪不住地流下来,梅玉华搬过她的身子,心里涌上一丝疑虑,她严肃地看着董宛,手紧紧抓着她的肩膀,“宛宛,你要说跟妈实话,是不是子商对你不好?”

董宛抽泣了一声,垂下眼皮摇摇头,“不是”她是个懂事的孩子,绝不会让母亲替她操心的。

“你要说实话”梅玉华依旧紧紧抓着她问。

“妈,他对我很好,你放心”董宛背过身去,不愿让母亲看到自己的表情,她以前从没在母亲面前说过谎话。十六岁的她也不知道其他新婚夫妻应该怎样相处,只是她凭感觉知道她和沈子商之间好像并不正常。

梅玉华舒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此时,在沈子商的书房里,碧碧轻轻走进来,“大少爷”她虽然规矩地垂着手,却悄悄从眼睫毛缝里偷看着大少爷。

他坐在书桌前,身上是一袭湖色长衫,即使坐着也能看出他颀长高大的身躯。那英俊的脸虽然淡漠却似乎越加吸引人,让人总是看不够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