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 / 2)

加入书签

沈宅大门两旁挂起一排喜庆的红灯笼,走入大门,不管是山石树木都披红挂彩,各个房檐下垂挂的一排排的红灯笼随风摆动,煞是好看。

董宛坐在梳妆镜前,已穿上描龙绣凤的大红喜服,更衬的她面如明月,目若秋波,丫头杏儿正帮她梳妆。

“宛姐五官长的真好看,不化装也已经很漂亮了”杏儿拿着粉扑边敷粉边羡慕地说道。

“可不是”站在一旁指点的陈妈喜滋滋地说。

梅玉华坐在董宛身边爱怜地看着她,董宛的手一直拉着她的手,紧紧的,那柔软的手有微微的汗意。

杏儿将凤冠给董宛戴在头上,完成了最后的程序,她站在镜子前欣赏着如同仙女下凡的新娘子。

“姐真是漂亮,连我都要醉了呢”

董宛垂下头脸上泛起微微的红晕,镜子里的她她自己都有点陌生。一早起来,她就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妈……”她扭过头去,轻轻地唤梅玉华,双眸里有着迷惘和失措。

梅玉华握紧她的手,心里涌上不忍,虽然对于沈家她知根知底可以完全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他们,但毕竟她的宛宛还那么,那么单纯,她真担心……她只有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却不能做更多。

同一时刻,上海立人学校刚刚下课,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来或是追逐打闹或是谈笑讨论,校园里立刻热闹了许多。

唯独沈子贸不像以往般活跃,他坐在走廊旁的石凳上,手支着下巴,不知在想什么心事。突然一只手伸过来在他肩头一拍。

沈子贸回过头,看到夏若南背着手冲着他笑,“沈子贸,在想什么呢?”说着她坐在他旁边,一双笑眼向他看着。

“没什么”沈子贸苦笑了一下,也歪过头来看了一下夏若南,“你知道我们家现在是什么状况吗?”

夏若南摇摇头,有些不懂地看着他。

“其实……”沈子贸停了一下才又说,“今天是我哥成亲的日子,说不定现在已经进洞房了”说完他轻轻舒了口气。

“这是好事呀”夏若南有点惊讶地说,“你哥的婚礼你怎么不参加呢,还有,怎么这副表情?”

“咳,一言难尽”沈子贸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我哥娶的那女孩儿才来我们家五天,我哥甚至和她一句话都没说过呢,他们就成夫妻了,你不觉得可笑吗?”

“这是包办婚姻啊,现在怎么还有这种事儿呢,你父母也太过份了吧,不会以后连你……”夏若南还没说完,沈子贸就苦着脸说,“更可笑的还有呢,我哥他不仅不反抗,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好像对这桩婚姻一点意见都没有,真不知道他脑子里怎么想的”

“怪不得你这么闷闷不乐呢,那个女孩也挺可怜的,像这种包办婚姻总是女性受伤害更大”

听了夏若南的话,沈子贸沉思不语,过了半晌才说,“她叫董宛,才和我们一般大,她第一天到我们家,站在廿四桥上看金鱼,我把她当成了杏儿,还骗她说我是陈妈的儿子呢”

夏若南哧哧地笑了,方才的义愤早丢到爪哇国去了,“你可心以后你新嫂子找你后帐”

沈子贸一听新嫂子这三个字,又苦下脸来。

落红轩的月洞门前挂了一排四个大红灯笼,连对面的扫红轩的月洞前也挂了两个,莹莹烛光在渐渐暗淡的春色之中摇曳,朦朦胧胧的光晕像是新娘头上的红色轻纱。

董宛规规矩矩地坐在床上,低着头,头盖的红穗头直垂到胸前,轻轻摇晃。她身子僵硬的有点像木偶,两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身子因为紧张轻轻颤动,手心里却在冒汗,她的耳朵极力捕捉着外面的声音。

但是四周静悄悄的,什么声音都没有。似乎过了有一世纪那么长,董宛几乎觉得她的身子快变成化石的时候,她听到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很轻,很有节奏,高高低低,像乐工在敲击琴弦,她一下就听出那是沈子商的声音,她从第一次就记住了他的脚步。

那脚步声像一粒的石子,把少女的心全部搅乱了,她的手握得更紧,心儿就像脱缰的马一样再也不由她管束。

“哗”她听到开门的声音,身子一颤,心几乎就要从心口跳出来。可是接下来就再也没动静了,屋子里又回复了先前的宁静。

董宛仍觉得自己的心在快速地敲击着胸腔,她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她侧耳细听,四周寂寂,那个脚步声也消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