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一路惊险(1 / 2)
rad2暮色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挥动着轻柔的笔触,将木刺山的轮廓晕染成一片朦胧的金红色。文娟半倚在马车那柔软的软垫之上,软垫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进她的鼻腔。
车轱辘缓缓碾过西北官道,发出细碎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是在演奏着一首独特的乐章。
就在这时,文娟腹中的胎儿突然轻轻动了一下,那轻微的动静,如同春日里第一缕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圈的涟漪。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缓缓抚上隆起的腹,指尖触碰到身下层层叠叠的棉褥。那些棉褥皆是曹猛亲手铺就的,最底层是带着阳光气息的新棉花,每一丝纤维都仿佛储存着太阳的温暖,轻轻嗅去,似乎还能闻到田野间那质朴的味道;上面覆着三床不同花色的软缎被面,绣工精美,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最上层特意铺了张雪白的羊羔皮,柔软得如同云朵,触感细腻丝滑,贴在皮肤上,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
自从得知她有了身孕,曹猛便如影随形,寸步不离。这个在战场上令敌军闻风丧胆的猛将,此刻却像一只守护珍宝的老母鸡。他的眼神时刻关注着文娟的一举一动,但凡她稍有不适,他便会立刻紧张起来。他将她的一切都打理得细致入微,到她日常使用的手帕,大到马车的行程安排,无一不精心筹备。
回长安城的队伍中,他总是骑着那匹浑身油亮的骡子,骡子步伐稳健,身姿矫健。他始终与文娟的马车保持着三丈距离,不远不近。这个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异常,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便能迅速赶到马车旁,为文娟保驾护航;又不会惊扰到她,让她能够在马车内享受相对安静的环境。
西北的官道确实如传闻般平坦,一块块青石铺就的路面,被岁月的车轮磨得发亮,在夕阳下闪烁着点点微光。每隔十里就设有驿站,驿站的建筑虽不算宏伟,但也古朴实用,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休息和补给的地方。
道路两旁还能时不时看到维护道路的兵卒,手持简单的工具,认真地检查着路面的状况,确保道路的畅通无阻。可文娟心里清楚,这看似平顺的归途,对于怀着身孕的她来说,每一步都暗藏风险。腹中胎儿的安危时刻牵挂着她的心,哪怕是最轻微的颠簸,都可能让她担忧不已。
她记得有次赶路时,马车不经意间碾过一个的坑洼,车身只是微微一颤。可曹猛却像惊弓之鸟一般,立刻翻身下马,动作敏捷而迅速。他几步便跨到车轮旁,蹲下身来,仔细查看车轮和车轴的状况。嘴里还喃喃自语:“得再垫些干草,可别颠着我的祖宗。”那模样,哪还有半分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将军威风,完全就是一个满心满眼只有妻子和未出世孩子的普通丈夫。
“文娟,您看曹将军又在检查马车了。”翠轻手轻脚地掀起车帘一角,眼睛里闪烁着羡慕的光芒,语气里也满是感慨。文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夕阳的余晖将曹猛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正半跪在地上,那宽厚的手掌如同温柔的抚摸般,轻轻摩挲着车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时不时地,他还会掏出怀里的帕子,心翼翼地擦拭着车轴上沾染的灰尘,那张被战火和岁月刻满伤疤的脸,此刻却柔和得能滴出水来,仿佛所有的沧桑都在这一刻化为了绕指柔。
“你老公真好,对你百依百顺,从没见过他对你发脾气。”翠收回目光,忍不住再次感叹,“你看,这马车让他整得多舒服!”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按了按身旁的软垫,那软垫柔软而富有弹性,触感极佳。又摸了摸车壁上新装的铜环,铜环擦拭得光亮如新,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以前赶路,我总觉得颠得骨头都要散架,现在连喝口热茶都稳稳当当的。”
文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曹猛送她的玉坠。那是块温润的和田玉,玉质细腻,触手生温。雕工算不上精细,甚至能看出几道笨拙的刻痕——听说是曹猛在军营里,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亲手一点点磨出来的。每一道刻痕都仿佛诉说着他对文娟的深情,承载着他在军营中对她的思念。“就是长相太那个了。”话一出口,她自己都觉得有些愧疚,仿佛是在辜负曹猛的一片真心。
翠叹了口气,转头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白杨林,林子里的白杨高大挺拔,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是呀,长相要好,又是将军,又对你好,这样的男人恐怕不存在吧。”她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像是生怕被别人听到,“可我觉得,曹将军看您的眼神,比长安城里那些世家公子看自家娘子,要真心实意得多。”
文娟没有接话,将头靠在车窗上,透过车窗,看着曹猛翻身上马。他的动作熟练而流畅,尽显武将的飒爽英姿。他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高大,宽阔的肩膀仿佛能为她和孩子撑起一片天。
想起初见时,她被他脸上狰狞的伤疤吓得后退半步,那伤疤如同一条扭曲的蜈蚣,横跨在他的脸颊上,显得格外可怖。他却局促地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自卑和不安。后来才知道,那些伤疤都是为了保护战友留下的,每一道伤疤背后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
有次闲聊,曹猛曾自嘲:“我这张脸,吓哭过上百个孩。”说这话时,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调侃,可眼神中却隐隐有着一丝落寞。可当他心翼翼地把手放在她肚子上,感受胎动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比星辰还要明亮,那光芒中满是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期待。他说:“等孩子出生,我要教他骑马射箭,还要告诉他,他娘是这世上最勇敢的人。”
车轮继续缓缓碾过平坦的官道,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文娟闭上眼睛,感受着腹中生命的律动,那轻微的动静让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或许正如翠所说,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能有个把她和孩子捧在心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福气?马车渐渐驶入夜色,夜色如墨,笼罩着大地。曹猛的黑马依然如忠诚的卫士般,默默守护在侧,马背上的曹猛身姿挺拔,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为马车内的文娟驱散着一切潜在的危险。
曹猛和文娟两口子一路上的表现都看在紫云的眼里,她不禁在心中感叹道:“丑夫是个宝呀!”她对曹猛和文娟的婚姻非常满意,原本以为武将大多粗枝大叶,可没想到曹猛这样出身的武将,却有着一颗如此淳朴怜悯之心。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报——”正当紫云看着文娟他们出神的时候,传令兵一路跑着前来禀报。
“讲!”紫云神色一凛,恢复了主帅的威严。
“报主帅大人,前方五里处有一个村庄,吕将军问是否在村庄附近休息?”传令兵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地传达着消息。
“传本帅的令,在前方村子附近找地方宿营,不要骚扰百姓和村民。”紫云果断地下达命令,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
“遵令!”传令兵领命后,立刻转身,飞身上马,扬尘而去,将命令迅速传达给前方的队伍。
很快,车队在村子里的一块空地上缓缓停下。士兵和男人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有的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搭帐篷,手中熟练地摆弄着帐篷的支架和帆布;有的则负责安置马匹,牵着马匹到附近的水源处饮水,顺便检查马匹的状况,确保它们在长途跋涉后依然健康。紫云对传令兵说:“你去找一户大户人家,同他们商量一下,能不能借用他们的厨房做饭。”
“遵令!”传令兵再次领命,快步朝着村子里走去,目光在村子里搜寻着看起来较为富裕的人家。
紫云安排好车队的各项事宜后,来到公公婆婆面前,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爹、娘,你们累了吧?”
“累还是有一点儿,”婆婆微笑着说道,“可是这一路上的风景太好了,我们都看不够,这眼界一开,就不感觉累了,哈哈。”婆婆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满足,仿佛这一路的疲惫都被沿途的美景所治愈。
看着公公婆婆一家人都很开心的样子,紫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她放心地笑了笑。
安排好公公婆婆一家人后,紫云决定在村子里四处转转,了解一下这个陌生村子的情况。
转了一会儿,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村子有些不对劲儿。现在正是各家各户做饭的时间,按照常理,村子里应该炊烟袅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可此时却没有看到一处炊烟升起。而且,村子里异常安静,没有听到一丝人声,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整个村子仿佛被一层诡异的寂静所笼罩。
正好曹猛和矦后巡查路过这里,紫云连忙对他们说:“这个村子有些奇怪,两位将军当心点儿。”
“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曹猛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回答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对这种异常情况格外敏感。
“报——”传令兵又一次匆匆赶来禀报。
“讲!”紫云立刻回应。
“报主帅大人,这个村子是空的,没有找到一个人,连一条狗都没有看到。”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和不安。
“知道了,”紫云马上对几位将领说,“这个村子很不寻常,你们分别带兵四处巡查,不管出了多大的事儿,一定确保家眷的安全!”她的语气严肃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家眷安危的担忧和对将领们的信任。
“遵令!”将领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整齐,随后各自带领着手下的士兵,朝着不同的方向散去,开始在村子里仔细巡查。
等将领们离开后,紫云问传令兵:“找到大户人家了吗?”
“找到了,就在那边。”传令兵伸手一指,指向村子的一个角落。
“好,你带我们过去。”紫云点了点头,跟着传令兵朝着那户人家走去。
这个村子不大,所谓的大户人家,也只不过比普通人家多了几间房子而已。他们来到这个“大户人家”,紫云对传令兵说:“去把吴大厨喊来。”
“遵令!”传令兵再次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带着吴大厨匆匆赶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