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一八章:志在必得(2 / 2)

加入书签

刘校长扶了扶眼镜,仔细端详起那块样本来。电脑雕刻的精美出乎他们的想象,刘校长脸上溢满欣赏,他拿起林强的名片看了看,对林强说道:“你叫林生,是吧?雕刻效果是很不错,”

林强说道:“刘校长,我们这里是广州首家电脑石刻中心。我们的工艺是传统手工制作无可比拟的。这附近几乎所有的牌坊、祠堂里的雕刻都是我们做的。对了,刘校长,您再看看这块样本。”林强指着样本架上那块为店铺免费制作的、统一样式的样本,继续说道:“相信刘校长您们也在许多其他的店铺里看到过这种样本,是吧?可以这样说,这附近所有的石材店铺都是我的客户,他们接到的雕刻业务全都是交给我们来做的。”林强说这话时朝苏老板看了看,苏老板也很配合的微笑着点点头。

刘校长几个也确实是在不少的店铺里看到过林强说的这种样本。之前他们曾去过多家店铺里询问价钱,得到的答复基本上差不多,最后来到苏老板这里,正好看中了其中的一种石材,便把那份捐款名单留下,让苏老板报价。苏老板后来的报价显然比其他店铺的报价便宜了不少,但那天中午刘校长他们从苏老板这里回去后,有熟人介绍他们去找了在龙归附近的一家手工雕刻店,那里的报价更是便宜,回去后经大家商量,便决定交给那家雕刻店加工。现在看到林强制作出来的这块美奂美仑的样本,刘校长他们有点心动了。

林强察言观色,知道自己的说辞已经有了效果,便抓紧机会继续说道:“刘校长,我看过您们祠堂的装修效果图,真的很不错呢,不但古色古香,且恢宏有气势,一定耗资不菲吧?”

“呵呵,伙子还挺有眼光呀。”说到祠堂,刘校长眉飞色舞,“我们这个祠堂可是那里最具规模的。这次重修,花费过百万呢。”

“刘校长,我也看过您们那份捐款芳名录。您们刘姓不愧是名门大姓,不但古时候就名满天下,现在也是人才辈出,可喜可贺呀!”林强适时的再捧上一捧。

林强的话显然正中刘校长下怀,老人家不无自豪的畅谈起他们刘姓的渊源来,引经据典,从姓氏的起源到支派繁衍、辗转迁移,侃侃而谈。林强努力作出倾听的诚意,还不时点头而示饮佩之意。其实他对这种枯燥的东西了无兴趣,也知之甚少。所幸林强自就涉猎群书,本身也博闻强记,对一些有名的史实还是有所印象,当下便搜肠刮肚,附和着说道:“刘校长,我记得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曾以一介平民身份东征西讨地打下了整个天下,对吧?”

“是呀,是呀,汉高祖的出身源自于帝尧的那一脉,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我们刘氏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扎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刘校长显然对他们刘姓历史颇有研究。

“记得刘邦后来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还赐他刘姓呢。对吧?刘校长。”林强适时插话道。

“没错,没错。看来伙子见识还不少呢。”刘校长对林强现出欣赏之意。

“哪里,哪里。枉读几年书罢了。我倒真的觉得,刘校长您们现在这个规模宏大,装修考究的祠堂才真正衬得起您们这种历史悠远的大姓呢。”林强没有忘记自己的真正目的,不想扯得太远了,巧妙的把话题拉了回来。

“对了,这位----林生,对吧?”刘校长拿起林强的名片看了下,问道:“请问你的雕刻价钱如何呢?”

林强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指着自己名片上的价格表说:“刘校长,这上面就是我统一报给石材店铺的价钱。”

刘校长几个又拿起名片认真看起来。林强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报价可能还不甚理解,便道:“刘校长,按上面的报价来算,每个字是625元。”

刘校长跟其他几人交换下眼色后说:“伙子呀,你这个价钱比我们现在找的那家高了不少呢。”

“是这样的,刘校长,您们找的那家肯定是手工雕刻的,他们的工艺跟我们可是没法比的。一分钱一分货,我觉得像您们这种耗资巨大的祠堂,理应配上最好的雕刻,那些手工制作根本就衬不上。对了,刘校长,我还给您们设计好了版面,您先看看效果如何?”林强说完,把那份打印出来的图纸递给刘校长,但旋即又稍感不妥。

他想到那份图纸上的序言改成了自己写的了,林强担心会弄巧成拙,如果原来那序言是眼前这个刘校长所作,情况可就糟糕了。

但事已至此,也不容他多想,唯有在心里不停的祈祷。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重新奋起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