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父子其降(2 / 2)
朱翊钧即位后,便按照其父“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的遗训,根据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每天太阳初升的时候,就到达文化殿,听儒臣讲读经书
朱翊钧即位时,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内阁的纷争
根据朱载坖的遗训,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但是在宫中,年幼的朱翊钧依靠的是太监冯保。但是,高拱与冯保的关系,非常恶劣
冯保知书达礼,又有文艺素养,所以很受朱载坖的喜爱。冯保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通过遗诏驱逐了政敌孟冲,亲自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内阁首辅高拱对冯保欲除之而后快
在高拱与冯保的冲突中,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但实际上,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上位
最终,高拱在角逐中失利
公元1572年7月,高拱被免职,张居正依序升为内阁首辅
高拱被免职后不久,高仪也去世
因此曾经的三位内阁顾命大臣,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人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朱翊钧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将外廷的事交给了张居正,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而且尊礼有加
公元1572年7月,张居正刚刚上任没几天,朱翊钧就单独召见了他,与他共商大计。这件事,大大提高了张居正的威信
朱翊钧对张居正是全力的支持,与他合力进行改革,推行了万历新政
公元1573年,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推行了‘考成法’,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
公元157八年12月,开始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
公元15八1年,一条鞭法在大明各地施行,这标志着整个张居正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
朱翊钧在位的前10年,在朱翊钧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
公元15八2年6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开始亲政
张居正改革,扭转了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
朱翊钧亲政后,亲自主持了“万历三大征”
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分别是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
听到这里,众人皆是对朱翊钧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公元15八6年11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朱翊钧的健康状况开始每况愈下
朱翊钧他在亲政以后,查抄了冯保、张居正的家产,让太监张诚全部搬入宫中,归自己支配。为了掠夺钱财,他派出宦官担任矿监税使,四处搜括民财
听到这里,众人在直接傻在了当场。
在朱翊钧执政后期,他几乎很少上朝,他处理政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向下面传递
三大征结束之后,朱翊钧对于大臣们的奏章的批复,更不感兴趣了
同年,皇太子之争,演变成为了旷职持久的国本之争
也是从这时起,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
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
公元15八9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
“完犊子,又是一个前明后昏的玩意儿。”
“难搞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
“还以为老朱家又要崛起了。”
“万万没想到。”
1120011110442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