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朝代更迭,亘古不变(1 / 2)
rad2公元1597年,右副都御史谢杰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
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刚入内阁的大臣竟然不知道他长的什么样,因为一次都没见过
国家重臣虽对政事忧心如焚,却无计可施
公元1612年,金陵各道御史上疏:中央机构空虚,各种事务荒废,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一次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公元1615年4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梃击案
梃击案是一场有关太子朱常洛被刺杀的政治事件
梃击案与红丸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案
“嗯?”
众皇帝们听到这里,都来了兴趣,然后耳朵竖起,双眼紧盯着全息投影。
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下午,一群人在太监刘成的带领下,由厚载门进入皇城,之后又有一个人从东华门进入
酉时,那名不明身份的男子,手里拿着一根枣木棍,冲进了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庆宫
恰逢当时慈庆宫的守卫非常的松散,而守门的两个太监都六七十岁了
手持枣木棍的男子将守门的老太监打伤之后,又奔向了前殿,欲行刺朱常洛
闻讯,太子内侍韩本用等迅速赶来,并大声呼救
在一众宫人的齐心协力下,将那名男子制服
当时,朱常洛外出,才躲过了一劫
后来经过审讯得知,男子名为张差,乃是蓟州村民
后经张差供认,他是郑贵妃宫中太监庞保、刘成所指使,进宫刺杀朱常洛
后来,由于朱翊钧与朱常洛皆不愿深究,只是斩杀了张差与庞保、刘成
梃击案后,郑氏集团势力渐衰,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得以坐稳,但此事件也加深了朱常洛和郑贵妃之间的嫌隙
朱翊钧后期虽然不上朝,但是却没有发生宦官之乱,也没有发生外戚干政,更没有像是严嵩那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
“不是,这个家伙是怎么做到的?”
“你问我,我问谁去。”
“要我说,估摸那个朱厚照,能够参透里面的秘辛。”
“嗯,等回头问问去。”
但是,因为朱翊钧身居深宫不理政事,使得辽东后金得以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
公元1616年正月,后金正式建国,成为了明朝的主要威胁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大军,三路全军覆没
此后,为了有足够的征战辽东军费,朱翊钧先后三次下令加派全国田赋,时称“辽饷”
在位期间举措
政治上:推行‘考成法’,清算张居正
经济上:清丈田亩、施行一条鞭法、加派辽饷
军事上:平定哱拜、援朝抗倭、勘定播州、用兵女真
“这女真,又起势了?”
有些皇帝不禁看向了完颜阿骨打。
公元1620年3月,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病重不起
同年八月,朱翊钧病逝
“系统,继续。”
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5八2年-公元1620年,朱翊钧之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朱常洛是朱翊钧临幸宫女所生
公元15八2年,朱翊钧册封朱常洛生母王氏为恭妃
朱翊钧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都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
公元1601年10月,为了平息皇储争议,朱翊钧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
公元1615年5月,梃击案发生后,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才坐稳
公元1620年八月,朱常洛登基即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