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有回头路可走(1 / 2)
刘宇峰说完就接着解释:“这个‘守孝’啊,就是无论官位多高,只要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就得马上辞职回家,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也就是守灵。”
陈默只是笑了笑,脸上一点生气的表情都没有,这份沉着冷静让吴远东等人很是欣赏。
陈默才二十多岁,刘宇峰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讽刺他没文化,换作别人早就憋不住了,虽然不至于动手,但肯定一脸怒气地回嘴。
可是陈默却像没事儿人一样,就凭这份淡定,他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
刘宇峰见陈默没吱声,还以为自己的话把他噎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这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刘宇峰接着说道:“孝顺是咱们的传统美德,到现在也是这样,所以很多年轻人宁可自己苦点儿累点儿。
也不愿意把爸妈送去养老院,他们怕被爸妈骂不孝顺,更怕被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戳脊梁骨。
在咱们国家的老人们看来,孩子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他们自己主动去养老院也会让孩子背负不孝的名声,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老人们是不会选择去养老院的。
如果没有老人愿意来,咱们建这么大的养老院,还要砸进去那么多钱,陈大夫,你说这不是空想吗?这不是纸上谈兵吗?
你就是个保健医生,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了,政府的事儿不用你操心,这些事儿自有吴书记这样的领导去头疼。”
之前孟锦鑫就跟吴远东说过类似的话,这也是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就像孟老说的,如果现代人不转变观念,养老产业很难做大。
刘宇峰说完,转向吴远东和其他领导说:“吴书记,各位领导,我说完了。”
说完,刘宇峰带着满意的笑容坐了下来,还瞟了一眼萧庆芳,但有些失望,因为萧庆芳脸上并没有露出惊叹的表情,看来她并不觉得刘宇峰的话有多么精彩。
不过这时候掌声响起,领头的是吴远东,这也是给刘尤建面子,同时鼓励一下刘宇峰,虽然他的话里带刺,但提出的问题确实尖锐且现实,是想要建大型养老院必须面对的。
吴远东带头鼓掌,其他人自然也跟着鼓掌,包括陈默。
陈默依然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非常自信沉稳,丝毫没有因为刘宇峰反驳他的观点,暗地里讽刺他而生气。
吴远东笑着说道:“清平同志的观点很有深度,提出来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不愧是社会经济学的高材生啊,大家都要向清平同志学习。”
刘尤建感激地看了一眼吴远东,他知道吴远东这么说完全是看在他刘尤建的面子上。换成其他人,试试看?
真以为吴远东这个s委书记那么容易讨好?随便谁发表个观点、意见,他都要表扬一番?
这根本不可能。
吴远东说完,转头看向陈默笑着说:“陈啊,现在轮到你了,对于清平同志提出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吗?”
陈默摇摇头说:“我没啥意见,清平同志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也是咱们海天省想要发展养老产业必须得解决的大难题。”
话音刚落,陈默接着说:“吴书记,如果s委真对养老项目感兴趣的话,我倒是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我的办法一旦启动,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项目想不上都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