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集思广益(1 / 2)

加入书签

这话一出,会场先是变得一片寂静,随即一片哗然。一百亿都不够?不就是个养老项目吗?又不是造火箭去登月,陈默这话未免太夸张了。

刘尤建冷哼一声:“哗众取宠,跳梁丑。”

萧庆芳也皱起了好看的眉毛,感觉陈默口气也太大了,一百亿都不够?

吴远东收起笑容,严肃地说:“详细说说。”

陈默随即说:“华夏十四亿人口,今年出生人口不到八百万,六十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49亿,并且这个数字明年还会大幅增加。

这不是我信口开河,而是有据可查的事实,各位领导应该也知道我们国家的人口状况到了什么地步。

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老人越来越多,所以全国面临着两大问题。”

陈默说完,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说:“第一,新生儿逐年减少,围绕这些孩子的产业。

比如教育、医疗等行业都到了一个转折点,每年都会有大量从业人员失业,也就是说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多。”

第二,由于我国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当代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还要照顾一到三个孩子,压力巨大,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允许!”

这话连刘宇峰都点了点头,但他也没太当回事。这事只要是稍微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都知道,别说领导了,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陈默说出来,算什么本事?

但吴远东、刘尤建、关力军等人却变得严肃起来。普通百姓只是关心这些事,但作为领导,他们要解决这些事带来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陈默继续说:“因此,养老将是未来华夏的朝阳产业。已经有嗅觉敏锐的人开始布局,但都是打闹,养老市场大部分份额还是空缺的。

而且放眼全国,并没有任何一家有政府背书的养老企业。如果海天省能站出来,打响这第一枪,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这话一出,刘宇峰猛然坐直了身子,同时倒吸一口冷气。陈默真敢想啊,让省政府背书,联合私企成立一家大型养老集团,这可是全国首例。

别的不说,单说这政治上的深远意义,就是一笔丰厚的政绩。但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海南等地,地理位置优越,尤建大型养老院有天然的优势。

可海天呢?

地处北方,经济不够发达,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寒冷之地,自然环境恶劣,在这样的地方,就算有温泉,建一家大型养老集团,能吸引多少人来?

一旦吴远东决定启动这个项目,如果前期摊子铺得太大,投入太多,最后入住的老人太少,那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亏损,大到连吴远东这位s委书记都难以承担的地步。

这对于吴远东的政治生涯来说,将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刘宇峰能想到这些,吴远东这些大领导又怎么会想不到?

他们也同样倒吸一口凉气,这陈默还真是敢想啊,张口就要铺这么大的摊子,这是要抢占绝大多数养老市场啊。

按照他的说法,别说一百亿了,一千亿都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