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3章 铁组的邀请,宣传攻势,地方宣讲(1 / 2)

加入书签

rad2铁道研究所办公室内。

扯完了闲话,刘国璋进了正题,站起身拿出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铁组第二技术专门委员会发来的邀请函。

铁组邀请咱们去参加年底的技术大会,正好铁组的部长级会议也要在年底举行,咱们跟滕部长一块出发。”

“铁组?”李爱国总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

“也不怪你不知道,毕竟你只是个火车司机,涉及不到这么高的层次。”

刘国璋借机表示了自己对李爱国安于做一个火车司机的不满,随后把铁组的来历介绍了一遍。

修建铁道的目的是为了运输物资,沟通世界各地。

铁道出现之初,国与国之间的铁道运输问题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磨擦。

并且因为各国的标准和轨道不同,对跨国铁道运输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纷争和统一技术标准,国际性铁道组织顺理成章的诞生了。

最早的国际铁道组织是1922年12月在热那亚成立的国际铁路联盟,简称铁盟。

铁盟主要由工业起步比较早的欧洲(西欧)主导。

后来扩大了欧洲之外的一些国家的铁路组织进来,还是西欧主导。

在解放前,咱们也曾加入铁盟。

后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于是第二个国际铁道组织诞生了,那就是各国主管铁路运输的部长于1956年6月2八日在索非亚(保加利亚共和国首都)部长会议上成立的铁路合作组织,简称铁组。

解放后,咱们加入了大家庭,顺理成章的离开铁盟,加入了铁组。

铁组和铁盟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每次开大会都会互相派遣观察员。

铁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部长级会议,主要协商各国铁道关系,加强成员内部铁道运输。

第二部分则是负责各国铁道技术合作的五个专门委员会,分别简称为一、二、三、四和五专。

其中第二技术专门委员会是专门负责铁道信号问题。

搞明白铁组的来历后,李爱国笑着问:“老师,是不是咱们的铁道自动信号被铁组看中了?”

刘国璋点头:“自从示范性铁道电气铁路建成后,铁组内部成员国有不少国家的代表都来参观过,对于自动信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给出了高度评价。

正好这两年铁组提倡各国改革现有铁道信号系统,所以那些代表向铁组推荐了咱们的铁道信号。

据说在年底的大会上,铁组内部将会选出一种铁道自动信号,作为标准信号在铁组内各个国家推广。”

刘国璋讲到这里,心中不得不佩服李爱国的远见。

早在铁道自动信号研制成功的那一刻,李爱国便提出过要把铁道自动信号作为标准推向全世界。

当时刘国璋还以为他是在给大家鼓劲儿才提出来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在随后的专利申请中,更是为自动信号在各国能够推广,砍掉不少不重要的专利。

没想到自动信号竟然真的引起了铁组的注意。

李爱国并不觉得吃惊。

铁道自动信号在后世也算是安全性最高的信号了,拿到这个年代更是降维打击。

“不过”刘国璋停顿片刻,压低声音说道:“莫斯科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已经把他们的单轨条式直流轨道电路技术送到了铁盟,据说引起了西欧各国铁道部门的注意。

这次铁组开大会,他们是老大哥,肯定也会把单轨条式直流轨道电路技术带到铁组上。咱们的压力很大啊。”

“压力大,才有动力!”李爱国攥紧了拳头。

这年月国内有些人可能会害怕力气很大的老大哥,咱李爱国却清楚老大哥的好日子过不了多久了。

“部里面也是这个意思。这次咱们的自动信号系统要是能在各国得到推广,对咱们的国际形象,跟各家的关系都大有好处。

所以这阵子你要趁着行车的间隙,把咱们的铁道自动信号技术整理好,等年底跟我们一块前往铁组!”

这是李爱国第一次参加国际铁道会议,并且还关系到铁道自动信号的推广,自然马虎不得。

“老师,您放心,”

李爱国表了态,在离开前从帆布包里取出两张狼皮护腿递了过去。

前两天在野溪站举行了狼肉宴后,李爱国把狼皮带了回来,陈雪茹请皮匠揉了后,做成了狼皮护腿。

陈雪茹的手艺很巧,在狼皮护腿的外面按了两排扣子,可以轻松调解松紧。

“你这孩子,真是费心了。”虽然暖宝贴可以缓解腿疼,但是暖宝贴毕竟是消耗品,价格也比较昂贵了,有了这狼皮护腿,刘国璋冬天就不用受罪了。

如果是换成别的礼物,刘国璋肯定不会收,这会却一把接了过来。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离开了铁道研究所晃悠着往家里奔去。

冬日暖阳普照大地,古老的京城在暖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街道上的行人、骑自行车的人都披上了阳光,与那温暖的色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能够参加铁组的技术会议,可谓是每个铁道人的梦想了。

况且这次还关系到铁道自动信号技术标准的制定。

来自后世的李爱国比任何人都清楚技术标准的重要性。

俗话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

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订权,那么以后国内生产的铁道设备将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

高标准的铁道设备意味着暴利。

在前世李爱国经常听说一颗螺丝钉价值数百美元的事情,现在咱们也可以以样学样还回去。

等挣到了外汇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

这半年来,海克斯科技赚到的大部分外汇,被上面用来购置粮食了。

只是仅凭一个海克斯科技,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粮食需求。

李爱国清楚,就算是铁道设备大卖,也不可能会满足外汇需求。

只是来到这个年代,总要尽力做一点事情。

阳光中,李爱国骑着自行车坚定的驶向远处的光明中。

“你又要出差了?还是去国外?!”陈姑娘听说李爱国要出差的消息,顿时嘟上了嘴。

“这次是跟老师一块去。”李爱国怕惊住了陈姑娘隐去大部分情况,只是告诉陈姑娘要参加一个铁路职工大会。

好在这年月工人当家做主,经常有优秀工人出国参观考察,这借口倒是说得通。

“刘老师也去啊,那我给你准备行李。”陈姑娘扶着桌子站起身准备去忙活。

“不着急,估计要到年底才出发。”

李爱国拦住了陈姑娘。

现在距离年底还有十几天时间,他正好可以趁这段时间把铁道自动信号的技术标准设计出来。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爱国一边行车,一边忙着制作技术标准,另外还要参加外事部门组织的出国培训。

这次去参加铁组的会议跟去老毛子家参观不同,参加的是正式的国际大会,一举一动都影响到国家形象。

在安置留学生达莎的过程中,李爱国曾跟外事部门的同志打过交道,参加培训算是轻车熟路了。

就在李爱国为参加铁组的大会做准备的时候,远在野溪扳道站的阎解成蹲在道闸旁闲得有点蛋疼。

以前作为扳道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按时把道闸抬起来,顺便执行一些调度任务。

闲不是关键,关键是日子过得太苦了。

以前割草攻坚战的时候,阎解成还能混在割草的队伍中,到野溪站混点大白米饭。

现在有了割草机,一个人赶头老黄牛能干十几个人的活儿,野溪站也不招待阎解成这种混子了。

每天就是烤窝窝头,煮二合面面条,连点青菜也没有,只能撒点盐花花。

“解成哥,你别担心,等俺爹消气了,俺肯定多给你带几个大萝卜。”张桂芳蹲在地上,一边用树杈子写字,一边声说。

提起这事儿,阎解成又是无比郁闷。

自从张金生从京城回来,对他的态度好像不那么友好了,甚至是有点抠门。

以前张桂芳偷偷带一些红薯、萝卜,张金生只装作没看到。

现在却让妇女主任和民兵队长盯着张桂芳,严禁她把公社的食物带出去送人。

阎解成也想晚上偷偷摸到老乡的菜地里。

只是想想就放弃了这种想法,要是被张金生抓到了,那岂不是得被剥掉一层皮。

“没事儿,诶,你的这个字写错了。”阎解成伸手从张桂芳手里拿过树杈子,在地上画了两道。

张桂芳的手被蹭了一下,脸通红起来了,只是阎解成并没有注意到。

“你看,茴香豆的茴字是草字头,不是竹字头。”

“嗯嗯,解成哥,你懂得可真多。”张桂芳脑袋频频点头。

阎解成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这时候,远处传来一阵狂吃狂吃狂吃的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

阎解成让张桂芳藏在窝棚里,拿起调度本子看了一眼,这个时间点过来的列车应该是从京城来的运煤车761次。

看到运煤车过来,阎解成检查了车次号,打开了道闸。

运煤车呼啸着冲过扳道站,车上扔下了一打报纸。

“今天是发报纸的日子了!”

阎解成看到报纸顿时兴奋了起来,在这个无聊乏味的地方,看报纸是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了。

他走过去拿起报纸。

张桂芳也凑了过来,乌黑的眼睛看着报纸:“解成哥,今天报纸上有什么新闻,你给俺读读吧。”

阎解成蹲在地上,拿起报纸:“舍己为人,帮助工友,前门机务段火车司机李爱国同志”新闻的内容很简单,记录的就是上次狼肉宴的事儿,却让阎解成皱起了眉头。

他手里的报纸是《铁道报》,这报纸在铁道系统的地位跟人人日报差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