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9章 互联网教父(1 / 2)

加入书签

19八7年9月15日,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宣布研发了一种能够应用于互联上的“超文本协议”和“万维技术”。

“超文本协议,这是一种能让互联不局限于文字页,而可以展示更丰富的多媒体功能的协议。”林棋当着众多媒体面前装逼,“万维技术,英文名称是rldidb,这项技术既是基于超文本协议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互联上的计算机,分类成b客户端和b服务器!b客户端既是普通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需要拥有联功能,并且,拥有超文本协议站的软件,比如,我们未来将会以1美元的低廉价格销售的《盘古浏览器》软件,安装了《盘古浏览器》软件,并且拥有联功能的普通用户使用的计算机,我们成为客户端。而服务器,则是相对于客户端,是专门用来展示b页内容的专用计算机,我们将制作好的页,提交到服务器上。之后,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文我们的址,浏览这些内容!比如……我手中的这台盘古电脑就是一台客户端,现在,我们通过这个客户端,连接互联,假设在深圳实验室中的服务器上的页内容……”

“我们基于这个技术,开发了一个免费共享的知识站——盘古百科!”

“盘古百科是什么?是一个非公益性的全球百科全书站,不过,并不是由出版社进行编写和发布,而是由互联的用户进行编写。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越多人参与编写,内容自然会越来越专业,并且,资讯丰富程度和便于理解程度,也将会超过纸质的百科全书。而且,它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一旦知识有了更新,那么,互联上必然有友,乐意共享更新。我们并不是追求全知全能,但是,希望通过一个站,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上的常识……”

“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如果你携带可以联的笔记本电脑,那么,现在可以尝试一下联。我们现场是有线和路由器,无需拨号就可免费上,你们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览盘古百科站上的词条,遇到一些站没有的词条,你们可以选择新建词条……”

互联一开始,人们最迫切的愿望的通过互联认识更多的人,与此同时,科普欲望和获取知识的欲望,也成为很多早期的友的爱好。

即使是后来,互联用户越来越多,依然有一些众用户,喜欢好为人师。而且,百科类的站,只要做成功了,永远不怕缺乏流量。权威的百科站,总是会有无数人,需要通过百科类站,快速的查询某些名词的意思。

而一个互联巨头,拥有一个百科站,天然等于圈占了大量的用户。只要词条够丰富,迟早用户还会回来查询词条。这一块市场,由于技术并不复杂,所以,想要采取广告收费或其他盈利模式,很可能被竞争对手趁机超越。

但是,盘古百科站根本不需要盈利,只要成为新创业系在互联上拓荒的一个重要武器,成为具备口碑的百科站,就已经足够了。

而等到百科站流量稳定,即使本身不盈利,也可以给同类型的站,比如,搜索引擎、导航站、门户站甚至是浏览器导流。

林棋装了一回逼之后,现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普通的媒体记者,感觉很一般般。

但一部分对于互联技术很敏感的人士,却已经感觉到兴奋!

十几年后,互联渐渐普及之后,很多人开始装逼,张贴八7年9月,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公布超文本协议和万维技术,以及发行浏览器的新闻。

这个新闻,一开始并不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发展,越发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传奇。

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

而互联神话中,却是盘古电脑、盘古百科和盘古浏览器,将互联普及到普通用户市场。而盘古服务器,也借助这个机会,成功抢跑,让ib、英特尔等等公司,再度错过了一次伟大的机遇!

……

在八0年代互联的基石,i协议早已经开始普及。而基于i协议ds,最早在八3年是由保罗·莫卡派乔斯(aulkaris)发明;原始的技术规范在八八2号因特标准草案(rf八八2)中发布。19八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八八2和八八3号草案。

实际上,互联用户未必需要域名,才能其他的计算机。一开始,大家都是记住i地址,比如,输入1001001这一段i地址,如果这个计算机是联,并且,共享一部分内容的话,用户可以看到这些共享的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