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节 订造 批阅(2 / 2)
王木匠毕竟是年纪大了。
在王木匠彻底理解之前,朱厚照那灵敏的耳朵就听到旁边的李白学徒极其轻微的舒了口气。
细心的讲解完,朱厚照对着旁边的学徒说道:“你叫李白是吧?”
“启禀陛下,草民正是。”边说边诧异皇帝能记得自己这个人物。
“你看明白了?”
“差不多。”
“哦,那好,王师傅不如让他也练练手。”说罢,朱厚照便起身说道:“好了,朕不打扰你们了。还有,这机器要多熟悉,能改进或者将改进方案反馈给那群造机器的最好。”说罢朱厚照闪身离开。
闲来无事,朱厚照开始批改政务。
说是将权力下放,只不过是某人偷懒,将大部分事情的处理推下去了,只不过处理结果朱厚照还是要提前看看的。
奏折什么的,一交上来马上就被列出条目,再像以前一样由专人抄写备份。然后将条目交到朱厚照这儿,将奏折按照顺序排好送到内阁。然后内阁将每份奏折都处理完毕,将处理结果、各人处理意见按照顺序列成条目,与奏折一块儿再送到朱厚照这儿。
第一步名义上是防止遗漏,但是明眼人谁都知道这是皇帝防止有人私自压下折子,蒙蔽了他。这样如果想私自压折子只能在交上来之前做了,大大增加了信息的通畅。
朱厚照仔细浏览着面前的表,看着处理结果,有感兴趣的和有疑问的就在折子们中间抽出涉及到的那份仔细看详细内容,再加以处理。就像他以前上看帖子,或者是别的什么一样,那条目就是题目简介和链接。
然后有意见的朱厚照写上自己的意见,回内阁重审,待他们确定了之后再回来。没有问题的则直接出去执行。
这种方式,效率大大提高。
比起以前让内阁和司礼监批完,皇帝还要看一遍才能将信息全部掌握的情况,这在同等条件下不仅减少了时间,还减少了司礼监这一步骤,减少了信息损耗的可能,也就减少了一些徇私舞弊。司礼监变成了统计奏折条目,以及监督的机构。
不过,为了防止其他的问题,朱厚照规定,在朱厚照不能及时阅读奏折的时候,代理行使权力的人只有同意和不同的权力,近似另一时空司礼监的“批红”。
从处理政务这一点上来说,朱厚照还是一个比较勤政的皇帝,至少不比前几任差。
这一批改,就从下午直接批改到了傍晚。
然后晚上某人还是不能歇息,那手工打印带来的资料以备份的事,还等着他去做那。
请各位大大帮忙参与一下最新布的投票调查,主角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国时期的注音符号好,还是现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谢谢 filsarilhl22152556964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