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七节 教官 军礼(2 / 2)

加入书签

马上有人喊道:“报告!”

朱厚照道:“说。”

“报告教官,我们不是新兵蛋子,我们都上过战场,杀过鞑子,我们都是老兵了。”

“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教官,我叫易云龙”

“嗯,我知道有个说法,‘没上过战场的永远是新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过战场的就是老兵。在你们学会本教官交给你们的东西之前,在本教官的眼中你们就是一群新兵蛋子。”话说的掷地有声。然后朱厚照再次问道:“还有人有疑问没?”

没有人吱声。

“好,既然都没有意见,那么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

朱厚照拿起铅笔,然后说道:“从左到右开始,一个个的说自己的名字。”

“陈平!”“沈东明!”“段果!”“易云龙!”“李瑞银!”“宋斌!”“叶昌!”“曹保林!”“柴振峰!”“张豪!”“王忠明!”“曹虎!”“陈二柱!”……

朱厚照一个个的将三十二个人名仔细的登记在表格上,然后标上号码。遇到不知道是哪个字的名字也问清楚,毕竟这三十二个人都识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将号码让每个人分别记好之后,朱厚照又点了一遍名字。

点完之后,某人继续训话:“作为一个军人,不许下跪。向你们刚才的那种行礼的方式是不行的了。现在,本教官交给你们军礼,也是军人的最高礼节,下跪不属于军人的礼节。只要你用着军人这个身份,就不得下跪。当然,你们回家跪父母还是应该的,毕竟那个时候你们用的不是军人的身份,而是儿子的身份。同样,”朱厚照抿了抿嘴唇,“回家之后你们的媳妇罚跪,也是没事儿的。”

众人笑。

“军礼,着军服之时,戴军帽或者不戴军帽,行举手礼。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的时候,可以行注目礼。当然还有一种军礼,现在先不说。”

“举手礼是这样的,两腿并拢立正,右手迅轻捷的从胸前抬起,右臂与肩膀同高。前臂、手掌成一条直线儿,五指并拢,掌心稍向外翻三十度,就像这个样子。三十度是多大你们以后有机会会知道的。在戴着帽子时候,右手中指贴于帽檐这个地方,不戴帽子敬礼的时候,中指微微贴着太阳穴。”

“注目礼,是身体直立,眼睛注视目标。”

然后朱厚照又向他们讲解了具有大明特色的改进版军礼规定。对于军人在各种时机和场合时候的礼节、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分队在各个时机和场合的礼节、分队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以及见各级官员的礼节。

大半个上午,朱厚照都在讲课,讲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就是抄袭版的新式队列常识。比如稍息、左右、立正之类的。

然后就一直练习队列到中午吃饭。

朱厚照感觉自己就像学时候的体育老师,那时候和现在的情况是何其相像。不过强的一点就是,这群人是完全听话的,而且,理解能力也比一群孩儿强。所以,这一个上午还是教出了不少东西的的。

请各位大大帮忙参与一下最新布的投票调查,主角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国时期的注音符号好,还是现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谢谢  filsarilhl22152556941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