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十九节 杂家 阳气(2 / 2)

加入书签

“好的皇帝哥哥,那我们先回去了。”

说罢两人离去。

朱厚照伸了个懒腰:“啊——,真是充实的一天。真的有些像想当年那美好充实的高三生活呀。哎……”

想起了往事,朱厚照心中慢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再也不是那个混吃等死,无忧无虑的宅男了。现在的人生,有了目标,有了牵挂。那样的日子,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乡愁么?

————————————

早上睡醒,朱厚照重新回复了那个精力十足的样子。

锻炼洗漱,然后吃完油条豆腐脑之后,还要乘车回皇宫去上朝。

话说群臣,尤其是言官,最近几个月对我们的皇帝陛下总是有很多不满。可惜的是那些大佬们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的心态。所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执与讨论总是被无视。辛辛苦苦熬夜写出来的奏章也总是被留中,让一众人等十分悲哀。

可惜的是,大佬们认为这样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想当初皇帝初登大宝的时候,那可是真的闹啊,当时几乎让人活不下去了。现在好多了,最起码没有荒废朝政,也没有随便指手画脚,这已经是先祖保佑了。现在虽说比较痴迷一些技巧之术,但总比荒淫无道或者暴虐强得多。因此,很多大佬对这些人的闹腾很不齿:我们年纪大了,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就让我们过几天安稳日子吧,这样的状况可不容易啊。

话说明朝的官员(尤其是明朝后期,前期表现的并不那么明显),总认为一个佛像一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那就是让人供着的,不要随便干涉下面的就谢天谢地了。这和后世君主立宪制度有很相像的地方。这也直接导致了明末关于大明是否需要皇帝的讨论,虽然最后还是保持现状的声音占了上风。也许没有蛮族的入关,明朝的社会会在熬过那个气候时期之后自然的完成社会转型。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偶们就是创造如果的一群人,嘎嘎,虽然是在心里,被称作yy,~~。作者)

朝堂上总是很平淡,没有什么引起波澜的事情。

回来的路上,朱厚照就开始寻思了,什么时候弄一个环北京城公共交通系统啊,最好弄个投币式的,这样既方便了百姓,又增加了收入,肯定是善政。嗯,有空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对,还有班车和长途客运有空也要搞搞的。

在朱厚照同学的意见下,马车没有回听雨轩,而是直接奔向了研究院。

请各位大大帮忙参与投票调查,主角马上就要弄拼音了,是用民国时期的注音符号好,还是现行的拉丁文拼音好?谢谢。

呜呜,俺还以为今天时间又不够用了,拼命压榨俺可怜的大脑才赶完了一章,但是出去关上电脑才在宿舍同学的提醒下现竟然还有一个时宿舍才断电……,被鄙视了。  filsarilhl22152556933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