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十八节 作坊 钟表仓库(2 / 2)

加入书签

换作前几天,“一身轻松”这两个词就应该换成“一身疲惫”了。不过前几天朱厚照同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下了命令,强迫性的增加了吴院长的休息时间与工作强度。

吴院长是我们的朱厚照同学的计划(真的有么?)中的很重要的一环。而且,他还是我们的朱厚照同学身边为数不多的几个可用的人之一。所以,吴院长不能有事,身体是本钱嘛。吴院长的身体就属于朱厚照同学手里的本钱(这句……有点别扭),不能把手中本钱都浪费了,那样就是传说中的赔本了。

闲话少说(貌似已经说了不少了了)。

吴院长抬步跨过了门槛,马上有旁边的人抬起头来打招呼:“吴大人好。”

不过虽然打着招呼,他手中的东西并没有停下来。

熟悉的人或者穿越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组装的是一个半成品钟表。周围和他一起打招呼的只有一个人在组装这个,其余大多数的人都在仔细调试组装完成的钟表,并把调试好的钟表盖上后盖刻上字。相对于将一个钟表调整到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消耗的时间来说,将一堆已经按照规格制造好的零件组装起来消耗的时间要少很多。

为了钟表的精细制造,研究院已经组建了一个新的部门——度量衡研究所。研究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纯手工的方式制作了几个游标卡尺。朱厚照同学看了整个过程,然后不得不赞叹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手艺。

即使到了二十世纪末,产品的成品率还是与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息息相关。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很多时候人也能完成机器完不成的工作。最高精度的零件或者仪器机床什么的仍然是人手工弄出来的东西,再好的数控机床也比不上经验丰富的老技工老钳工。(据推断,在中国古代,因为需要使用手工的时候更多,所以工匠的经验应该更加丰富,技艺应该更加精湛。)

吴院长的目光扫了扫屋子里头的人,简单的回了下礼,然后从侧门走进了另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工作人员继续低下头做手头的工作。

这间屋子是存放组装好的正德一型钟表的仓库,正德二型的仓库则在另外一个地方。屋子很干燥,里面放着这些天来做好的三百多台钟表。

大大高高低低的架子上,摆着一眼望去数不清的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屋子里头练成一片。这间屋子不仅仅是仓库,也是钟表最后一关检测的地方。每个钟表都刻上了一个唯一的编号,这个编号是按出场顺序刻上的。调校好时间的钟表,每天上好重锤,经过多天之后走时间没有出误差的就是合格。

钟表制作的很精美,虽然我们的吴院长缺少必要的艺术细胞但是那些工匠们不缺。工匠们延续了以前的钟表的那种艺术风格,整个钟表被修整的很漂亮。深色的木制机身,配上白色的表盘和黑色的指针。表盘上在轴的上方有镀铜的星星商标以及“金星”二字。轴的下方下面还有字,从左到右是“金星钟表厂制造”。同时在表盘上还刻着“正德一型”几个字。

外面的木头上掏了一个方形的孔洞,从中可以看到钟摆。钟表因为重锤在后面的原因,只能做成座钟而暂时不能挂起来。

大家请参加一下投票调查:猪脚如果行贵金属货币,到底是传统的圆形方孔形式好还是近代银元的形式好?谢谢

&1ahrf=&g起点中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filsarilhl22152556八92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