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十二节 长度 报纸规格(1 / 2)

加入书签

(起点帮忙制作了一个封面,感谢“与君同高伟同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那个病假是我让舍友写的,没想到写的这么严重,看起来像要牺牲了一样。其实只是普通的急性阑尾炎,输几次液就好了,没有需要输一天液那么夸张的说。错过更新的原因是我是昨天晚上去的诊所,回来已经快熄灯了。而我,没有存稿……)

没错,报纸的规格还没有定,那么提前弄出来报头能否用上还说不准那。

而且印报纸和印书不一样,印报纸排版要求较印书要高。报纸对于美观性的要求更加高一些。既然这样,不如提前将后世长度测量单位推出去,不过先还是要在研究院推广。对大明潜移默化的退动,就从研究院开始!!!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最后朱厚照同学还是选中了一个普通的塑料尺子。

虽然如此,朱厚照同学还是在后悔——为啥不带一把金属的尺子呢?这样可怎么解释啊啊啊啊啊……

算了,就这样吧。想个借口糊弄一下吧……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等到作出塑料来不知道要多少时间呢。

朱厚照同学将箱子藏好,出门准备去研究院。抬头看了看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估计研究院已经下班了吧……。算了,明天再说,洗洗睡了。

————————

吴院长微微张着口有些惊讶的看着手里的尺子,心翼翼的拿着。他有些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又不敢说的样子。

朱厚照同学在一边道:“这是那位异人送给朕的几把尺子之一,这不算什么,他送给朕的甚至有能精确量出到千分之一厘米的尺子。”

看着悚然一惊的吴院长又想说什么,朱厚照同学赶紧说道:“不要惊讶,那几把尺子就是工艺很好而且奇思妙想的结果,等到你们熟悉了这个,朕都会给你们的。”

“现在先复制几把尺子吧,以后这种量度是咱们研究院的标准了。朕真的希望有一天,全天下都用同一种规格……。这都要研究院的努力啊,你们的成果越多、越好,人们才会更多的接受咱们研究院的标准。”

一句“咱们研究院”说的吴院长是热泪盈眶:看来皇帝当我们是自己人啊。同时吴院长也有些激动,陛下的志向很远大啊,统一量度标准,那可是始皇帝才有的功绩啊……

正在思索着,突然朱厚照同学继续话了:“快去复制几把吧,然后把所有工匠手里的都换下来,让他们都熟悉一下,然后以后就都用这一种标准了。”

朱厚照同学的借口就是遇到过一个异人,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他向吴院长解释了这种度量标准。以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都是十进位,一说就懂的。

不仅如此,朱厚照同学还透漏了不少消息,比如不仅是长度的标准,那个人教给自己的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比现在用的要好上很多。

朱厚照同学很神棍的对吴院长说道:“朕会的不能拿出来造福大明,那会的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

这一句话当时让吴院长感叹不已,现在工匠们的手艺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而且很多工匠教徒弟的时候还要留一手,导致很多优秀技艺的失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