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70章 WL!人类历史上第四个12.90s内的成绩诞生!!!(1 / 2)

加入书签

第一个栏。

第二个栏。

两个人的竞争性已经超过了,其余人就算是理查德森,因为技术落后性,也在这个地方被两个人拉开了差距。

“梅里特保持领先,他今天的状态好的夸张”

“刘都无法接近”

刘祥再过了两个栏架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梅里特竟然在栏间技术上和自己

相差无几。

这是真的,相差无几。

什么时候米国运动员拥有这么强大的栏间技术了呢

刘祥都感觉自己旁边的这个梅里特有些陌生。

明明自己和他比赛的场次,今年不在少数,但从今天开始,他就像第1次认识这个人一样。

这具有爆发性的启动。

这流畅至极的攻栏节奏。

这真是自己认识的米国籍运动员吗

什么时候米国运动员拥有这样的能力了呢

第三个栏,梅里特纵身飞跃,只见他在跨栏过程中,把自己的身体重心不断在前后转移。明明他的身高不是很高,比自己都矮将近半个头,双脚的协调性,却在跨栏的瞬间

是那么的协调。

尤其是在攻栏过程中,他对于后脚掌的驱使,应该是刘祥见过米国运动员里面最好的一个。可能只有某些场次的阿兰约翰逊,才给过他这样的感觉。

梅里特。

之前从没有给过。

甚至其余的米国运动员和他对决的时候。

别管是奥利弗还是特拉梅尔。

都没有。

但现在身边的这个梅里特。

他突然给了刘祥这种感觉。

后脚掌使用的好,其一以大作用,就是可以在跨栏的时候,尽可能的拉长跨距。

从而拓宽跨越的高度和距离。

梅里特因为身高不高。

别看他宣传是1米91。

但其实有个屁。

他和1米八9的刘祥,无数次合照,都被超过了半个头到半个头之间。

所以他的身高,最多就是1八0出头,最多就是一米八几。这样的身高其实在跨栏项目里面是会有劣势的。因为跨栏项目不是百米,是需要在行进过程中跨越障碍物。

如果你的身高太矮。

你需要的能量以及步伐,那就会相对应越大越不轻松。

毕竟栏架的高度是设定死的。

不会因为你的身高更矮而变动。

在同样的高度上,那自然是身高更高一些的运动员会更有优势。为什么最开始八改七的时候,孙海瓶会很抗拒刘祥这么做。

不支持刘祥做技改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发明者最早的来源是一个身高两米出头的运动员。那是芬兰的大高个,因为他身高接近2米05,他采取八步上,有些憋屈,这才根据自己的形体特点改成了七步。

这就说明,八改七其实最开始是为了大高个设计的技术。刘祥的身高1米90左右,这个身高在普通人里面绝对算是高人一等,但是你想学这个八改七的技术,就还是有一些矮了。

这就是孙海瓶,不愿意刘祥做这个技改的最大因素。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因为栏架的高度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固定,那么你在做技术更改的时候,你的身高会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刘祥这么做的时候,孙海瓶都很是担忧,表示不支持。更不要说比刘祥还要矮的多的梅里特

他这个身高。

做八改七简直就是另类。

如果刘祥只有梅里特这么高。

那估计孙海瓶是死活都不会同意让他做八改七技改的。这在专业人士眼里看来就是胡闹。

也是,为什么梅里特,最开始决定做八改七的时候

他身边的人同样不看好他。

这是一个短跨教练团队基本的共识。

但梅里特这个时候体现出了他超凡的优势,虽然他的个头很矮,学习八改七,看起来有些不合乎常理。

可是他因为练过体操

这对于他的身体各项关节灵活性以及韧性,要远远超出了其余的短跨专项运动员。

这就让他虽然身高不高。

但依然能够通过灵活的关节活动度以及韧带特性,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任务。

自己还要矮这么多人,居然能够把八改七做的这么好刘祥这一瞬间其实很佩服梅里特,因为在刘祥看来,梅里特学习八改七的生理难度恐怕比自己还要更大。

光这一点就值得自己尊重。

不过。

现在是在比赛中。

他们两个人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如果罗伯斯并不像古巴团队说的那一样,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状态没问题,那其实这一场伦敦钻石联赛就是今年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预演。

大概率就是刘祥和梅里特进行角逐。

因此这个时候谁能够在伦敦的土地上率先战胜谁。就有很大程度,也许能占据心理上的优势。

在巅峰对决里面,心理上的优势很有可能就会直接在赛场上转化为胜势。这点梅里特知道,刘祥也同样知道。

所以在这个地方刘祥也开始对梅里特进行了积极的反攻。

他可不想在这里被梅里特给比下去。

尤其是还是他最擅长的栏间技术上。

这是刘祥所不能接受的点。

栏间技术。

我才是最好的选手

起码运动员自己要坚信这一点,不然你自己都怀疑自己的长处很有可能就会在比赛里面让你的技术特征无法完美发挥。

刘祥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这是他第3届奥运会。

这一些细节的把控。

已经不需要再有别人告诉他。

起跨摆动屈膝抬高。

主动开始和栏间跑紧密联系。

控制身体的重心,让其起伏不大。

起送。

跨栏。

下栏。

让其节奏尽量平稳,就仿佛身体是在栏架上擦身而过。

又是一个栏。

开始进入途中跑。

起跨脚提拉。

速度加快。

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起跨,腿下肢各关节迅速伸展。

加上途中跑开始,要维持更好的速度段。

刘祥目视前方的第四个栏。

起跨过栏随下肢屈曲,髋关节后面的臀大肌、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腿后面的腿三头肌等被拉长完成离心收缩。

这是为了起跨时贮存弹性能和增强神经反射作用,以及为提高肌群的收缩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然后当身体前移,重心通过支撑的垂面后,起跨腿下肢各关节迅速伸展,开始进行蹬地起跨动作。

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向前摆动,并带动腿屈形成折叠前移动作。

启动。

跨。

刘祥的技术环节尤其是这四年,都被拉尔夫曼进行了科学化纠正。

尤其是在二沙岛学习后,刘祥自己对于短跨身体结构的理解,也比起之前的懵懂,超出了许多。

二沙岛现在的起码要求就是

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你要在做技术动作的时候,清楚地知道,你应该出动哪些肌肉和肌肉群开始主要工作。

如果这个都不知道

那你还是先读书背书。

先别着急上路。

身体的说明书你都搞不清楚,你还想要干什么

先学会说明书的说明吧。

第五个栏。

梅里特还在身边,对方跑动带来的声压,就在耳朵一侧。

这个时候刘祥已经是投入了心神,开始让自己在跑动动作中越发专注。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等髋关节屈肌群和股后肌群固定完成向心收缩。

还记得拉尔夫曼告诉自己

髂腰肌等大肌群虽然对强有力的屈髋前摆动作起决定作用,但屈髋同时屈腿缩转动半径,对提高摆速,形成鞭打式摆动过栏同样具备积极意义。

不能只调动大肌群。

其余的相关肌肉,也要尽可能调动起来。

因为身边这个人

不简单

“噢刘也开始发力了他的途中跑尤其是后程,极其强势,不知道能不能追上呢”

现场解说员说着,场边的孙海瓶也让自己的拇指,更加捏入了食指上。

都有些按压的泛白。

可他都像是没有察觉。

眼睛里面,只有跑道上的那个红色身影。

他也知道。

刘祥四年付出了什么,好不容易才爬起来,这一次的奥运会,必然不容有失。

刘祥跑得越好。

现在孙海瓶反倒是越发有些隐隐担忧起来。

为什么越好还要越担忧

这是因为啊。

越跑越好的刘祥,居然都没有明显出现超过去的势头,这足以说明,他旁边的梅里特同样跑得多出色。

以至于刘祥拿出了这样的状态。

还是无法完成压制。

这说明

梅里特的状态和眼下实力。

比自己之前估计的。

恐怕是还要更好。

几乎同一时间。

在另外一边。

梅里特的教练安德烈亚斯毕姆却看着兴奋,心里不断道

是的。

就是这样。

阿里斯。

给全世界看看你的本事吧。

用世界纪录保持者作为注脚吧

两边的教练都是紧紧盯着自己的运动员,只是这个时候的心思,大不相同。

跑道上。

理查德森在后面抱怨这俩人都不是正常人吧。

下雨还这么湿滑。

又不是单纯的跑动。

这可是跨栏。

是需要起跳的。

那下雨和湿滑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也会比普通的平跑要更大。

反正理查德森,是不敢这么做的。

这也太容易受伤了。

马上就要奥运会。

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