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贼军(1 / 2)

加入书签

因为是秋日清晨,所以青石城墙的温度很低,甚至有些发冰,上面的红色血迹清晰可辨。

用手指搓了搓血迹,米余失神地望着城楼下的遍地尸骨,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让久经沙场的他微微皱着眉头。

虽然说慈不掌兵,但掌兵的毕竟也还是人,要说一点情感没有,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里是少金郡的郡治,就在前天黎明的时候,起义军攻克了这里。

那些吴国的官员也早就逃之夭夭。

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黄色军装,他很是费解,当年不可一世的吴军怎么过了二三十年就这样疲软无力了,战斗稍稍处于劣势就立即会全线溃败。

这一个月来,起义军攻城略地甚至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击。

“这香烟也真是便宜。”身后走过来一个同样穿着黄色军装,带着黑色军帽的男人。

他递给了米余一支香烟。

米余接过香烟,就着城墙上的余火点着了,然后深吸了一口,“抢过来的当然便宜。”

这个递给他香烟的家伙叫孙承颜,也是这次起义军的领导之一,因为脾气对路,他和米余的关系一向很好。

“要是那群吴国的混蛋真的能治理好我们这里,我们干嘛要提着脑袋造反?”孙承颜自言自语说。

很显然,死这么多人他的情绪也有些低落。

“有钱人更有钱,没钱的更没钱,这就是他们的思路吧。”米余说。

他想起了自己时候的事情。

他本来是一个乞丐,不招天不惹地,一心一意就想填饱肚子,活个命。

忽然有一天,一群衣服奇怪的人在大街上说,这里已经不是隋国了,是吴国。

虽然那天很热闹,但米余对此却不关心,他是个要饭的,这国家叫什么是谁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后来,他还是发现自己的生活还是有变化了——变得更难了。

吴国人带来了很多的东西与发明,富人们利用这些机会,变得更富,而穷人们的生活甚至还比不上以前,以前种个地能养活自己,现在去那个什么工厂里面,几个月几个月的钱发不下来,很多人等到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工钱。

当然他们死了,钱也就不用给了。

可这和米余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是有的,平时给米余饭菜的多半都是一些过得稍好的穷人,可现在这些穷人都快和自己一样要饭了,哪儿来的多余的饭菜给自己呢?

一句话,要饭这个“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而且,他敏锐地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变得比以前冷漠了,几乎所有人眼里都只有钱而已,其他的都是不用在乎的东西。

而且突如其来的吴国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以说,他们就是高等人,在这里享有各种特权。

尤其是那些当兵的,米余不知道多少次看到他们当街强抢民女,卖东西不给钱,动手打人,完全就是无法无天。

实际上,他们本身就是这里的法这里的天。

被征服的人是没有资格称之为人的。

人不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去。

所以,等米余好不容易长大了一些之后,他果断来到镇子上的工厂,靠卖力气吃饭。

不幸的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瘦弱得很,工厂里面做的总是比别人慢,比别人少,于是就是无尽的打骂和不断的开除。

每次流浪在大街上的时候,他就在想,为什么那些厂子里人就可以趾高气昂呢?他们就天生比自己高一等吗?

一股近乎报复般的情绪逐渐在他心里滋生、

于是,十年之后,变天了。

香烟已经燃尽,米余将烟嘴丢一边,对着赵承颜说:“你觉得接下来会这么样。”

听到这个问题,赵承颜的神情很是复杂,他自然是希望说: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必将走向胜利之类的话。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他们这一路势如劈竹,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吴国没有应对上来罢了,一旦吴国准备反扑,他们的结局很难说。

而且据情报显示,吴国的军队已经距离此地没多远了。

“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要找到盟友。”

“你是说隋国吗?”米余问。

要说盟友,那第一个一定是隋国了,毕竟这块地方之前就是隋国的,起义军找他们合作,他们应该没有不会拒绝。

“和他们谈,多半不是合作,是要我们归顺。”赵承颜说,“这样划不来。”

“那和谁合作呢?”

赵承颜低头想了一会,随后坚定地说:“玉组织。”

“你是说那个暴乱的灵师组织?”米余有些吃惊地问。

赵承颜点头,“吴国的力量无非就来自两个群体,军队和灵师,军队我们可以对付,但真要是碰上灵师,我们是斗不过的。”

“灵师们的传统规矩就是不杀普通人吧?”米余又问。

“你觉得规矩在现实需要面前值多少钱?”赵承颜反问。

“这……”米余一时语塞。

他知道,赵承颜说的是对,虽然灵师有不杀普通人的规矩(至少不会大量地杀。)

可真当有一天,吴国要不行了,受命于吴帝的灵会一定会让灵师出手。

到时候,传统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可就不得而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