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九章 龙见章节2(1 / 2)

加入书签

“自己都吃不饱,还要交给他们。”看着征粮士兵走远之后,龙见坐在破旧的门槛上,嘟囔道。

“都是免不了的。”龙见的父亲龙力摇了摇头,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如同古树上的树皮一般,“今天晚上吃啥啊?”

他的目光投向了屋里龙见的母亲周燕。

“喝点米粥吧。”容燕一边擦着乌黑的灶台,一边说道。

“我想吃干饭。”龙见自顾自地说了一句,他依旧坐在门槛上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父母是不会也不能同意他的。

果然父母并没有做声。

生活也并不总是黑暗,有的时候。对于年幼的龙见的来说,生活的光明来自于一个人——贝又菡——同村的一个女孩。

贝又菡的家里龙见的家并没有多远,走路的话不要两分钟就能到。因为他们家里都很穷,所以两人并没有上学。这样一来,空闲的时间就多了,除了帮父母干些活儿之外,他们总是在一起玩儿。

日久生情绝对是可靠的一句话——龙见就非常喜欢贝又菡,而且贝又菡也挺喜欢他的。再加上两人的家庭都属于贫农,可谓是“门当户对”。

龙见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以后一定要让贝又菡过上饱暖的生活。

可直到十多年之后,他娶了贝又菡,他才知道饱暖是一个多么难以实现的目标。

农民本来就是一个在土地里刨食儿的职业,有没有收入,收入的多少,都是老天说了算。而政府每年又以各种理由向他们征收重税,剩下的能一家人吃就很不错了,别说拿到城里去买,赚点钱。再者,农产品本身价钱也不高,就是年头好有些剩余,卖出去也不够买件衣服的。

那不当农民去打工呢?

这对一些想活命的无业游民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对于农民,依旧没有可行性——吴国推行这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农民的流动,除非农民已经无地耕种,否则绝对不允许其前往城中打工。就是地要打工,也需要在春天的时候,在村里统一登记,拿到证明。没有这证明,在城里被抓到,一旦找出原籍,立即重处。

很少的农民会主动选择自己卖掉土地,因为有一点薄田,还能活命,要是把地卖了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那就只能饿死了。

而且很多农民就算没地了也不会去城里打工,而是选择去租种别人的地——在吴国,城市里面招工一直都有歧视乡下人的习惯。

像大多数人一样,龙见也没有勇气这么做。

他只是老实本分地种着自己的地。贝又菡养蚕种棉花,缫丝织布,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

生活有喜也有忧,他和贝又菡有了一个孩子,但不久之后,龙见的父母就因为操劳过度早逝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农民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有一种名叫地主的生物也是农民,他们的生活就很滋润。他们有着大片大片的田地,雇佣着其他没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不用动手就可以收获大把大把的银子。

夹了一片盘子里的青菜,放到嘴里,有喝了一口粥,龙见笑着对贝又菡说道,“你的手艺进步了。”

“尽瞎说。”贝又菡也笑了,“你昨天就是这么说的。”

“有吗?”龙见有些尴尬的笑着,“我不记得了。”

贝又菡没有理他,低头喝了一口粥。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不到一岁的儿子却醒了,在床上哭个不停,贝又菡急忙起身前去哄他。

看着贝又菡,龙见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身上这件衣服已经穿了四年了,自己一直也没给他买一件新的,跟着自己尽让她遭罪了。

“龙见,法庭传单!”门外忽然响起了叫喊声。

龙见立马起身向门口走去。

贝又菡也好奇地抱着孩子跟了过去。

当门口那个送传单的人走了之后,两人的表情都很难看。

那人说,附近的王地主向法院起诉说龙见家的田是从前龙见的父亲长期租种他家的,现在租条已经到期了,他要收回这些地。而且,地里的庄稼他也要一并收回。

可马上,就是秋天了。

“他们简直是胡扯。”贝又菡生气地说道,“我们家的地什么时候成租他的了,还想连庄稼也一起抢走。”

“放心吧。”龙见安慰她说,“法院应该不会这么糊涂的,我明天去一趟。”

但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底。王地主是什么人他很清楚——当地赫赫有名的大地主,听人们说,他在政府里面很多当官的亲戚。

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