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一步登天(2 / 2)
当时正好提出“今后我们提拔干部,要在工厂、农村中选拔积极分子。”——在经历了和等一连串“背叛”之后,伟大领袖痛感到必须“要年纪的,学问少的,立场稳定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他老人家以身作则,亲自选拔了一个“年纪的,学问少的”名字叫王洪文的造反派头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时值安徽省委换届,为了跟党中央保持一致,省组织部给屯溪地委下达指示,要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找到一个出身工农家庭、年龄二十五岁左右、品质优秀、来自基层的党员,推荐上来以待选省常委委员。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再加上选择面较,地委书记急的团团转,忽然想起a县有一个知青曾经出席过全国知青表彰大会,人他也见过,印象不错,于是赶紧叫人联系a县县委。材料第二天就提供上来,果然让人非常满意,完全符合要求。地委连夜开会讨论,全体一致通过,随即向省里呈报。省组织部审核调查,符合自己定的框框,于是将丁招到合肥,让省里几个主要领导过目。伙子非常不错,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而且来着上海,政治条件好。于是在不久的省党代会上,他顺利的成为了省委常委。总之,丁的运气好极了,从一个没有后台的普通工人子弟一跃成为省级干部,这以前是他做梦都不曾想到的,1975年真是他的好运年。
丁走的那天,全组的人除了马都去送他,一直将他送到县城。县里的主要领导早已在县城恭候着“省委常委”了,丁一下车立刻被人包围。知青组的人见状只好闪到一边,只有李俊生跑前跑后、协肩谄笑。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向看李不入眼的丁,此时却坦然的接受他的谄媚。梦才冷眼旁观到此景,心里不禁感慨:人类接受马屁的肚量真是无边无际啊。
丁的突然提升一下子空出了几个官位,于是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主任“官复原位”。李跑了几趟陈营长和王书记家,谋到了丁丢下的另一个职务——大队团支书,当然是兼职,而且暂时还是代理的。陈营长说从代理到转正还需要领导再“观察观察”,李唉声叹息了半宿,为这个职务他已经破费了不少钱财,看样子还要继续。另外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知青组组长,则由鲁担当。 filsarilhl11955515463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