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小李的糗事(2 / 2)
梦才问倩:“我没有说错吧?”
倩啐道:“你有多好,长的这么黑,一定是非洲人的后代!”
“我这是来农村后太阳晒的。” 梦才辩解道。
“谁相信!”
“你不信可以问姑姑——我原来没有这么黑吧?”
张老师笑:“不知道,反正我见到你就这么黑了。”
倩破涕为笑:“太好了,这次姑姑终于主持了一次公道。”
梦才自我解嘲:“就是非洲人的后代也没有什么不好,被压迫民族,第三世界,真正的无产阶级。”
张老师大笑,对侄女道:“看人家梦才多大度,那像你心眼儿。”
倩斜睨了梦才一眼,道:“他这叫什么大度?只不过脸皮厚罢了。”
※※※※※※※※※※※※※※※※※※※※※※※※※※※※※※※※※※※※※※※※※
全国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先进事迹表彰大会九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为了让自己带着农村泥土气味,开会前的这段时间,丁都是在乌石度过的。很不幸,这期间他和组里其他人爆了一场冲突使他进京的愉悦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李参加县里的广播员培训班——因为需要说普通话,广播员中有不少是知青——听说明年春天要大招工,几乎所有插队满两年的知青这次都可能走,但像他们乌石知青组这样集体表态要扎根农村的是例外。这消息一传到组立刻炸了锅,组里的知青全都已满两年,像夫子甚至已经都快五年了;前面有几次招工不知什么原因都没有轮到他们,这次绝不能再错过了,因为听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招工。他们找丁,要他去县里更正以前的言,说会上表态要扎根农村只是他个人意见,并不代表其他人。丁当然是不会按他们的要求去做这种更正,一场冲突不可避免的爆了,虽然没有像春节那样演化成肢体冲突,但矛盾的激烈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上次,一些非常过头的话都说了。
像上次一样,梦才在冲突的初始阶段就溜了,但这次大家对他很不客气,丁走后,愤怒便全泄到他身上。对于同组伙伴的责难梦才没有做任何辩解,他理解他们的愤怒,知道丁是在踩着大家的肩膀往上爬,不过他实在不愿意卷入到这场风波中,他永远记着丁在关键时刻对自己的几次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己无涌泉相报就算了,但至少不能参加到对他的斗争中啊。
国庆节后,丁从北京回来,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县革委会成员和县团委副书记。他现在是“县里”的人了,不过为了显示扎根农村的决心,他表示不愿意待在县城,于是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乌石度过的,当然现在是作为一名带职下基层的县领导干部。为了让丁在大队有些实际工作可干,张主任退居到二线,由丁担任大队行政一把手。同组的那些人看到他现在这么得势,自然不敢再闹了,有的甚至还和他套起了近乎,其中比较扎眼的是李。以前因为经常受到丁训斥而充满怨恨的李现在对他热情的不得了,天天跟在后面丁书记长丁书记短的。爱好马屁大约是人的本能,原来对李同样充满厌恶的丁在很短的时间里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甚至还提出把自己现在仍然兼任着的大队团支部书记一职交给他,只不过由于这子自己不争气才没有实现。
十月上旬的一天,李父亲突然来乌石看儿子,住了有三四天。在那几天里,李不知为什么一直哭丧着脸,他的父亲行则在丁和德军的陪同下进进出出,行动非常神秘,临走的时候又要李一同回去。等他们走后,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子闯了祸,他把三队队长只有十七岁的女儿英肚子搞大了。女孩家自然闹起来了,她的父亲威胁说:如果李不立即娶他女儿,就要到上面告李强奸罪。消息传到芜湖,李父母急坏了,家里就这么个宝贝儿子,如果娶了农村媳妇,可就再没有招工回城的机会了,但如果被人告个强奸罪,那可就更不得了!于是年过五旬的父亲风尘仆仆专程赶来处理儿子的“臭事”。破了许多钱财,又有民兵营长陈德军帮着吓唬,李父亲才让女孩家勉强同意把胎儿打掉,私了了此事;不过女孩家还是强迫李写了个纸条,保证英如果二十岁还没有嫁掉,李负责娶她,如此云云。
这事一生,李接替丁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的好事自然也泡了汤。丁原来推荐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鲁接替这个职务,现在李不行了,剩余的几个连团员都不是,他自己只好再担任一段时间。对于李的“倒霉”,同组的知青都有些幸灾乐祸,谁叫这子爱和女孩子勾勾搭搭,再说他家里有钱,该他破财。一星期后李回来,大家当然拿这事和他逗乐,李开始还隐忍着,但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他反击鲁——因为这天是鲁最先挑的事——“你不要乌鸦跳到老母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你和清河女知青干的好事别以为谁都不知道!我……”
大家都竖起了耳朵,但他的话却被粗暴的打断了,“别胡说,心老子扭断你的脖子!” 鲁脸涨的通红。
“谁怕你?老子也不是好惹的!” 李仍然嘴硬,不过行动上却选择撤退,他撅着嘴走了。
正等着“听”热闹的人大失所望。不过这次鲁只是暂时压制住了李的反击,因为不久之后,他的故事在组里便人人皆知了。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鲁一个同学的妹妹下放清河区,他受同学之托常常去“照看”那个女孩子,时间一长,这“照顾”便有点范围了,大约是在八月初那次去县城参加知青誓师大会前的一个星期,正躲在竹林里“打野食”的他们被巡逻的民兵现,于是一封清河区红桥公社的公函便落在了卫东大队王书记的办公桌上。幸好王书记平时比较器重鲁,这封信被压了下来。李除了担任大队广播员,也兼接受书报信函工作,对这件事知道了一些,但由于自己也有把柄在鲁手上,才一直没有透露出来。 filsarilhl11955515454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