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技术转移(1 / 2)
“杨,的确,人多就代表着市场,可是据我所知,你们华夏在几年前,还是实行的,导致了你们国家的贫穷落后,现在据说有绝大部分人是吃不上饭的,甚至还有被饿死的。”
这位股东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安德鲁集团主要是重型设备的生产,而华夏据说目前连稍微有科技含量的产品都造不出来,还会有市场?”
这位董事的话,一针见血,虽然他只是就事论事,但却让杨宇感觉十分难堪,果然印证了那句话,国家积贫积弱,出国都抬不起头来。
“这位董事先生,我想你曲解了一点,咱们国家虽然穷困,但是还不至于人民连饭都吃不上,咱们国家虽然科技力低,但这也正说明了我的祖国对科技的渴求程度,而这也恰恰是安德鲁集团的商机所在。”
扫视场一眼,杨宇接着说道:“并且,如果安德鲁集团将产业转移到华夏,那么在未来,市场将不仅仅只有华夏,而是整个欧亚大陆甚至非洲大陆!”
画大饼,不要钱,只要一张嘴。
“我们在d国,依旧可以辐射整个欧亚大陆!”
安德鲁集团的董事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眼前这个杨宇极力的劝导安德鲁集团在去华夏开辟生产线,对杨宇来说,肯定有某些利益,而安德鲁集团董事会要做的就是把控风险,尽量避免产生新的股东,从而避免权利的分散。
“之前我询问了博格先生,他告诉我,在d国,工人工资平均在八百马克左右,而在华夏,工人工资仅仅只需要二百马克,也就是说,在d国雇一个工人需要支付的工薪完足以在华夏聘请四名工人,并且华夏是第三世界国家,而且又地大物博,最不缺的,最廉价的还有生产材料,初步估计也,华夏的原材料价格只有d国的一半不到,也就是说,同一种型号的机械设备,在华夏制造和在d国制造,成本几乎会相差一倍,低一倍的价格会带来什么,我想各位应该能够明白!”
听完好处,各位董事沉默不语,但相互顾望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是动心了。
商人,永远都是逐利的,如果去华夏开设生产线能够拿到足够的好处,那么他们必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答应。
“对此,我们需要付出什么?”
能够当上董事的,果然没一个是简单的,他们自然清楚杨宇不可能像一样平白乐于助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