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九章 相思意(上)(2 / 2)

加入书签

凤凰儿点点头“是,殿下好几日都没有消息传回来了,我有些静不下心。”

韩禹有些心疼眼前这个姑娘。

听雁声说,她和皇长孙的感情是很好的。

十几岁的姑娘,恨不能日日与情郎厮守在一起,如何能忍受这样的别离。

而且明知情郎此一去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不可预知的危险,她怎么可能不担心?

相比较大部分的姑娘,她能安稳地坐在这里,甚至还能冷静地与圣上周旋,实属不易。

而且,退一万步说,如果皇长孙真的回不来了,她又有什么必要继续学这些无趣的东西?

韩禹叹道“既如此,姑娘自己心些,别让圣上瞧出端倪。”

凤凰儿轻声道谢。

她当然会心,但也一定会让圣上瞧出端倪。

书房另一边,昌隆帝和司徒三爷正立在书案后欣赏一幅字画。

而这幅字画正是出自司徒三爷之手。

昌隆帝毫不吝惜地夸赞道“朕瞧善夫的字像是又精进了。”

这话不是他在乱说。

大约是经历过重生的缘故,这一世司徒曜的字画中更多了几分上一世不存在的通透和大气。

即便是昌隆帝这样的半吊子水平都能轻易捕捉到这样的变化。

司徒三爷正竖着耳朵听韩禹在同女儿说些什么,浑然没有意识到昌隆帝在和他说话。

等他反应过来,昌隆正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善夫没听见朕方才的话?”

司徒三爷赶紧回道“微臣愚钝。”

昌隆帝轻哼道“朕说你的字又精进了!”

司徒三爷俊脸微红“圣上谬赞。”

昌隆帝挑了一只粗细合适的湖笔,饱蘸墨汁之后,在一旁早已经铺好的宣纸上把字画上的几个字临摹了一遍。

司徒三爷站在他背后,看得整颗心都扭曲了。

如果前方这人不是圣上,他肯定会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湖笔,并且建议他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

练字和许多事情一样,打基础的似乎最忌讳心花。

今儿喜欢颜体,明儿喜欢柳体,后儿又喜欢别的什么体。

东偷一笔,西学一画,连熟练都达不到,更遑论融会贯通。

圣上就是如此,每次见到漂亮的字体就喜欢临摹,却又不愿意多加练习。

自从三年前他看上了自己的字,君臣二人就没少在一起“切磋”。

可他写字早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即便是同一日写出来的字也完全不同。

圣上根本体会不了字中的灵魂,一味只会临摹字形,如何能得其精髓?

昌隆帝其实也是知道自己的短处的。

否则他就直接照着字画临摹就好,又何必在原作者面前献丑。

好容易把书画上的几个字临完,昌隆帝苦恼地摇了摇头“善夫,朕怎的觉得今日临的还不如前一次有模样。”

司徒曜忙道“大约是圣上这几日身体有些不适,腕力不佳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