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郦氏(上)(1 / 2)
第一四四章郦氏(上)
(感谢书友132416575八八7的粉红,感谢书友落燕閑居的打赏~)
天邺王朝弘帝二十六年的春节,对西五州百姓来说是个欢歌喜庆的节日。
自从进入腊月以后,幽王就加强了西五州的城防守卫,各级衙门和各州驻军各司其职,加强守卫和训练,老百姓也算是过了一个安稳年。街道两旁的商铺和住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灯笼,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也时不时传来互相问候拜年的声音。
商户们过了初八就开市了,到了十五这天,将节日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一大早,街道和商铺门口就挂满了各式彩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人物画像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文府也是热闹非常,林倾宸穿着一件火焰红的貂毛短款斗篷,手里抱着暖炉,看着下人在院子里挂灯笼,从如意院到文府门前的路两旁都要挂起来,到了晚上,那些不能出去看花灯的下人也可以一饱眼福。后来,也不知道谁提出的,也要学外面将谜语放置在灯笼上,到了晚上大家猜着玩。林倾宸知道后,拿出一些银两作为彩头给她们助兴。
“夫人,您看这些够吗?”被委以重任的丽萍,端来今晚的彩头请林倾宸过目。
一共是五十个荷包,每个荷包里装有五十文钱,分装好的西式点心,虽然礼物不厚,但贵在心意和心情,让大家图个热闹。
林倾宸点了点头,“就这样吧,要记住,只有拿着谜语来的人,才可以兑换奖品,要是人人都跑来说,估计两百个荷包都不够,先提前把规则讲给大家。”
丽萍笑着应答,领了丫环去布置。
鸣芳晚上要跟随林倾宸出去,所以她在打点林倾宸要穿的衣服和需要用到的手炉等物件。
“除了穿的,再准备一件斗篷就够了,这些东西别带了”蒋姑姑将手炉拿了出来,朝鸣芳笑了笑。
鸣芳不明所以,但她觉得蒋姑姑不让带,一定有不让带的理由,也就没有执意再装手炉。
林倾宸坐在炕上,将林倾鸿的来信又看了一遍:“……自获悉姐姐出事,父亲母亲多有自责,尤其是母亲每日以泪洗面,已经茹素数月有余,后因身子体虚终病倒,得知姐姐安然,才放下心里的包袱,但仍逢初一十五茹素,在佛堂念经为姐姐和家人祈福。父亲和母亲教导我们,一日为姐,终身为姐,我们永远是姐姐可以依靠的家人。父亲让弟告知姐姐,事已至此,一切都不必太计较,唯有家人安然最重要,往日恩怨,也可放下,莫要再为前尘往事分神费心。母亲让弟告诉姐姐,既已嫁为人妇,就要礼从夫君、携手共度难关、孝敬长辈……”
这是昨日宗泽翰交给自己的,想必也是年前他们收到自己的信以后就开始准备回信了吧。这是她过年收到最好的礼物,千里之遥,让她知道自己也是有人牵挂和疼爱的。
手中的信被抽走,林倾宸心里一惊,立刻伸手去抓,一抬头却看见满脸疼惜的看着自己的宗泽翰。
“昨天看了五遍哭了五遍,今天又看还在哭,看来以后不能给你再送信了。”宗泽翰将信折叠好,放进信封中,然后用拇指轻轻拭去林倾宸两腮的泪水。、
这丫头,就知道她今日还要看这封书信,所以他才会早早赶回来陪她,要不然又要上演一次水漫如意院了。
林倾宸一把拽回信,将其放在背后,一脸的戒备:“不要,以后每个月我都要写家信,你若是不给我传递,我就天天念叨让你耳朵起茧子。”
“这有何难?我答应你就是了,但是以后看回信可不许再哭了。”宗泽翰需要林倾宸的保证。
林倾宸知道宗泽翰说话算话,心里有感而,“爹爹和母亲一直都将我当做亲身女儿,有了他们我才有了娘家的感觉,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们”
“再等等,会见到他们的。”宗泽翰将林倾宸拥在怀里,嘴角微微翘起,日子每过去一天,弘帝就更加难过一天,而他们金萨国的胜算就多一份,这个年对弘帝来说,过的并不轻松。
先,年关将近,各处没有安顿好的灾民烧杀抢掠的折子就一直没断过,下面官员阳奉阴违,朝廷根本无暇顾及。
其次,与金萨国联合开的四大矿山开采至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而现在出现了两种说法,一种是已经开始出矿,一种是还没有出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前者,天邺王朝和金萨国是要将出矿利润三七分成的,而后者不仅不能分成,还要分担相应的前期费用,比如工人的工钱、伙食等,这也是一笔不的费用。所以,时间一长,两方就起了争执,不是一方嫌另一方的工人光吃饭不干活,就是一方嫌另一方的的管事拿着公家的费用补贴自己的工人,整日闹得不可开交,自然也就没心情干活了,终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动起了干戈,据说是天邺王朝的工人将金萨国的几个工人约出去斗狠,但从那以后,金萨国的工人就失了影踪,两方矛盾顿时激化。事关两国利益,金萨国负责管理此时的官员自然不敢担干系,立刻就给金萨国送了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