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七章 杂志(1 / 2)

加入书签

第七十七章杂志

(感谢书友书痴不点的粉红~,错字稍后改正)

从正月出来,过了二月二之后,林倾宸变得忙碌了起来。

先,她将《西游记》全部誊写了出来,本来还想着让郑凯显然说书先生在酒楼将此书说完后,她再和宗泽翰商谈出书的事,谁知道这人竟然私下做主,后半部的书稿全被截留了下来,坊间流传的仅仅是上半部内容,这也怪她自从想清楚二人的关系之后可以避开的缘故,有什么事尽量交代给安仁去传话,反正有董泉和吉祥妈给自己坐镇,她也不用操太多的心,但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让宗泽翰转了空子,等她知道的时候,一张五千两的银票已经摆到了她的面前。

“泉,你是说这张银票是郑大叔让你交给我的?”林倾宸瞪着这张“巨额”银票,就好像现了新大6一样吃惊。

这个郑大叔好大的手笔,自己把《西游记》搬到这个时代来想挣点额外的银子不假,但还不至于爱钱到这种地步,她正想让董泉将银票退还给郑凯,就听见董泉又说:“郑掌柜说这是《西游记》印书的第一笔钱,以后若是再加印,还会送银子过来。而且之前因为擅自做主将评书停下来的原因,想必以姐的聪明,应该能想到这其中的奥妙。”

林倾宸听完董泉的转述,半天没有吭声,但要说郑凯没实现通知她,就将评书停了下来,说她不生气那是假的,可是当她看到桌上摆的银票时,她忽然又笑了,这不就是自己当初想出这个主意来的初衷吗?就像现代作者写说一样,只要能出版,肯定会有不菲的收入,而且再版的话,还会再有有稿费,如今自己也这样坐着就能挣钱,而且啥事也不操心,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自己之前已经和宗泽翰签了文契,只不过是他们将这件事的生提前了而已,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反到使听过前半部评书的人迫不及待的成了第一批读者,并一传十十传百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世间居然还有如此仙侠怪力的故事。

但林倾宸只想安安静静地挣她的银子,并不想成为被百姓津津乐道的“书神”,所幸当初她在签订契书时,为了避免将来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特意在契书里强调不得暴露她真实身份,想通之后,林倾宸就坦荡荡的接过了这笔银子,但因为银票数量太大,她觉得还是应该让母亲保管比较好。

“这笔钱横竖是你自己挣的,存在我这里也未尝不可,只是我倒是有个更好的主意,你且听来看看,若是同意我立刻差人着手去办。”卢氏嘴角微翘,看着林倾宸直笑,这个女儿不仅是个福星,更是财神,写了一本书竟然就挣了这么多银子,即便是身为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大伯也未必能有这个能耐呢。

林倾宸见卢氏执意不肯将这笔钱入公帐,又听她话音好像早就有了打算,也没再推辞:“母亲的主意定是好的,女儿听着就是了。”

卢氏见女儿答应了,这才转身让董妈从内室拿了几张纸出来,递给林倾宸:“如今你的铺子也有两个了,虽说不多,但也不要一下子都开在明面上,所谓财不外露正是用在此时此处的,不如将挣来的银子暗中买几个庄子和一些农田,根据良田好坏种些应季的瓜果蔬菜,既能保证自己府里的嚼用,要是有多余的还可拿出去卖了再置换些银子。”

“母亲说的极是,宸儿一切听母亲的。”林倾宸眼睛一亮,这不就是置办房产吗?以后要是加上这些收入,那自己不就是富婆了?

卢氏刚才拿出来的那几张纸,正是这段时间她让人在外面寻得,本来想拿自己的私房钱先置办两个,现在有了这五千两银子,就可以把周围的良田一起买过来了。

京城的地不比其它地方,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所以最后卢氏让林倾宸拿出两千两银子,和自己预备的三千两银子一起,置办了两处郊区的房子,一处带了二十公顷良田,一处带了三十公顷的良田,还在京中城北买了一处三进的院子,作为出租之用。剩下来的三千两银子,卢氏让林倾宸分别存在两个钱庄,并顺便给交了几手持家理财必须注意的事项,就是无论如何,手里一定要留一些现钱,以备急用。

林倾宸知道卢氏又为自己破费了一笔,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心想等鸿儿和雅儿将来婚嫁的时候,她一定也要这样做。

又过了一段时间,宗泽翰让人给林倾宸捎信,说是《西游记》又再版了一次,问她还有没有新的故事。林倾宸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不把四大名著中的其它三部拿出来的好,一部说的是四大家族的繁荣与陨落,一部说的是硝烟四起的群雄争霸,以及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精髓演义,还有一部说的是农民起义和草莽英雄对当权者的反抗,哪一个拿出来,都会被有心人嗅出其中指责当权者的深意。

所以,林倾宸想了想,决定以杂志的性质,让文家书局专门组织一些人收集养生、饮食、各地民俗风情等无伤大雅却又贴近百姓生活的资料来,她很想看看这古代人搬出来的杂志是啥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