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5章 鲨鱼皮泳衣,登场!(第二更)(2 / 2)

加入书签

快速泳衣的厉害后世的人都耳熟能详了,穿上后让人能像鱼一样游动,其材料是借助美国宇航局测试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表面承受摩擦力的风洞,对100余种材料进行了测试后选定的lruls面料。泳衣表面有一层质量很轻的聚亚氨酯涂层,由超声波无缝缝制,极轻、低阻、防水、快干,能明显减少选手在水中的阻力。泳衣的灰色部分是高弹力材质,包裹在几个主要的大肌群上,强有力地压缩运动员的躯干与身体其他部位,帮助运动员节省能量。腰部稳定系统可以保证游泳运动员在整个游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后半程体能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姿势,进而减少水的阻力。

但是问题就是这玩意最大的“阻力”不是在池子里,而是在场下——非常不好“穿”,说是穿,其实要一寸一寸往身上“擀”,穿一次最短也要半时多。“脱”下来,又是一个受罪的过程。

更惨的是,穿过6次之后,鲨鱼皮上的纤维就会松掉,就会和普通泳衣没有什么区别了——靠的就是纤维能紧紧附在运动员皮肤上,空气与水都无法渗透进来。

因此,这好几大千的玩意只能用6次——是不是有点像电视剧《天下第一》中金刚不坏神功?

陆逐虎叫来两个学生一起帮忙,才将这套行头副武装上了。憋得都不透气。

这时候中国游泳水平和世界水平还有不差距,历史上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两位最后也没有晋级,杨秀琼虽然也预赛里打破了国记录也因为组对手太强,距离组第一有不少差距。

但有了鲨鱼皮之后——这一切都将改写。拿200米来说,一个运动员穿不穿鲨鱼皮泳衣,前后差距甚至有10秒之大。到09年的快速泳衣末日狂欢,已经完是快速泳衣的对比,菲尔普斯穿的sd第四代甚至都属于“比较落后”的了(一年前在北京奥运会上还属于最顶尖的),完游不过身穿更好泳衣的欧洲选手。

陆逐虎三人今天穿的也是sd四代——已经足够虐杀这个时代了。

这时候游泳已经是除了田径外的第二金牌大项了,1八96年游泳就是首届奥运会竞赛项目,那时候只有“自由式“(随便用什么泳姿),但也只有100米、500米、1200米3个项目。第2届奥运会时,增加了仰泳,第3届奥运会时,增加了蛙泳,第5届奥运会时,增加了女子游泳。距离也被越 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