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章 s级,玻璃纤维竿(第一更)(1 / 2)

加入书签

送走他,陆逐虎到楼下看到了这根“太长”的东西。

嗯,确实是挺长的,一根玻璃纤维的用来撑杆跳的撑杆,屋子都没法横竖放。除此之外,还有一双跳高鞋,一个罐,挤出来黑乎乎的玩意,不知道干啥的。

看样子应该是为明天出战撑杆跳高的符保卢量身打造的了。作为原本中国队中成绩最好的那个人,给他特殊待遇自然是应该的。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头的,弹性不行,跳出的最好成绩也只是3米3,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欧洲是没有国家产竹子的,所以不仅大熊猫他们需要从中国引进,连大熊猫的伙食也要从中国引进,哈哈。欧洲人见竹子弹性好,就用在撑竿跳高中,但竹竿容易折断断,30年代已经有一些人用钢竿了,但比较稀少,到60年代后,玻璃纤维竿成为撑杆跳运动员的最佳选择,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金属的竿和玻璃纤维的竿,相比竹竿不会担心撑竿会折断,这样就可以提高握竿点,加快助跑速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动量,跳过更高的高度。

东西对陆逐虎来说是“若获至宝”,但时间未免太不凑巧了吧,明天就要比赛了,这个时候给送撑杆?

不行,我现在就得找符保卢去。

结果去问了才发现符保卢现在还在训练场联系,没回来呢——这一大晚的!陆逐虎带着撑杆就去找他。

符保卢原本历史上没有带竿,比赛时才临场借,训练肯定也是没办法保证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在强手云集的奥运会赛场轻松通过预赛,其个人能力确实非常值得钦佩了。

现在有了条件,他自然是一刻也不知道松懈。

握着这长长的玩意,陆逐虎总算明白了为毛中国队连根竿都不带了,这么长船上根本没地方放啊!

来到训练场,看到符保卢还在一次次重复训练了千百次的技术动作,一次次摔在沙坑中,周边已经没有其他运动员了,陆逐虎免不了心生感动。

符保卢现在正在用的竿——正是陆逐虎让俩学生帮忙在柏林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