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情缘巴士站(两章合一)(2 / 2)
汐儿永远让陆逐虎觉得长不大,可是就是这样才一直感觉到她无限的天真与乐趣,并影响到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啊!
除了听潮姐姐。
她旁边高挑的大姐姐问:“到这边这一路这么远,为了给家里修谱搜集资料——你家大人也敢让你一个人出来啊!”
陆逐虎经过一开始的羞涩,逐渐放开一些,笑道:“可别瞧不起我,我可是有‘功夫’的。”挥挥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个结实的胳膊。
其实听潮姐姐其实自己也才19岁,从欧洲带着汐儿飞过重洋来祖居探亲,可比陆逐虎这几百里远了不知道多少倍——不也没有“大人”带吗?
“好啦好啦,前面就是已经被拆掉的老县衙啦,应该就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祖先当‘大官’的地方了。”汐儿明明回到国内老家也没多久,却已经摆出“本地通”的样子了。陆逐虎笑道:“知县算哪里的大官呀……”
“这周围都归他管,连我们家也归他管,那他当时可不是一个老大的官嘛!”汐儿一本正经地说,听得听潮姐姐也笑了:“你不懂就不要瞎说。”
要是县令什么的的确不算什么大官,历代都是“七品芝麻官”的代名词,不过老陆家确实也就这么一位在清朝中过进士还做过一方父母官了。不仅是陆家,整个清代,江西出过的大官都寥寥可数,回去看看明代、宋代江西籍的官员,可真是灿如繁星了,什么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解缙、严嵩的,连辛弃疾都在陆逐虎的家乡农村隐居过二十年,写写“茅檐低,溪上青青草”什么的。可突然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到清代突然万马齐喑,是很奇怪的。除了大面积向外移民外,与所谓的“民族气节”也不无关系。
陆逐虎听家里老头子们讲过家里某段时间有祖训是“不仕异族”的,在如今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情况下看起来是带着偏见的,不过放几百年前还是很能理解的。直到现在在江西的圭峰山地区,还有明朝末年躲进山中与世隔绝,誓死不剃发易服,保留汉族服饰,到建国后才被发现的“遗民”。
所以这位在同治、光绪年间有违“祖训”,考清朝的科举,做清朝的官的爷爷的爷爷的……祖先,其实就是他太爷的爷爷,还是有点“叛逆”的。虽然这个时代的大清王朝离彻底崩盘已经不远了。
他是死在在外为官的任上,最后也不过是一方知府,只听长辈说他为官的风评颇好,别的东西年代太久远也就无人知晓了。
到了老县衙的地方,除了还剩一点门楼,照壁什么,别的留下来的也没什么了。没看出什么名堂,毕竟在中国这些被时代变迁毁坏的旧建筑不知凡几。结果回到莫家的老宅,那个瘸腿的老头却说他时候经常在那块玩,原本还有一块写那位姓陆的县太爷的“功德碑”,还是——
“你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写的碑文呢。”瘸腿老头对汐儿说。
一听说这个,汐儿跟听潮姐姐也有兴趣想要看看,陆逐虎自然更有兴趣加感觉有面子了,虽然老碑早就毁坏了,但三个人还是在档案馆找到了碑文的照片和残片。听潮姐姐一间,指着碑文上的落款就笑道:“安淮——这就是爷爷的爷爷的……名字啦!”听潮姐姐从就聪慧,过目不忘,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陆公名鍊,故信州人也,六岁丧父,哀毁过礼。未弱冠而通经史,性倜傥而有济世之志……”陆逐虎就将碑文念了出来。
“哇,你能读得懂古文吗?还有这么难的字你也认识啊!”汐儿有点崇拜地看着陆逐虎,指着名字上那个“鍊”字道。
陆逐虎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也不认识,只是不认识的字念“半边”而已,甚至……连半边也不太认识,所以他读“见”。被女生崇拜,他还是有点飘飘然,自然也不能怯场咯。
听潮姐姐微微一笑,并没有指出这个字其实是“炼”的异体字,自然是读“lia”咯。
也是从这篇碑文中,解答了陆逐虎长久以来的疑惑,为什么这位高祖父要“特立独行”出去做官了。本身考清朝的科举已经是有违“祖训”了,不过一开始他还没有那么“出格”,随便考考考 1936国足在柏林奥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