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八章 两个大人物(2 / 2)

加入书签

“我也不是。”

“那你二人为何穿着两湖书院的学生袍,还从里面翻墙出来被衙门里的清兵追赶?”二人的回答出乎葛东成的意料,他眉头微微一皱地疑惑道。

“我与这位仁兄也是刚刚才认识不久,我们虽不是两湖书院的学生,不过我们却参加了学院学生举办的兴国会,今天是兴国会的全体成员开会研讨的日子,所以我们是从校外专程赶过来参会的,他们也派了两套学生袍给我们穿上。”壮实一点的青年回应道。

“兴国会这次讨论的议题,主要是效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中国实行新政,废除封建官制,施用新法,废除旧法。兴国会是一个地下组织,没有对外公开过,这当然是清政府所不允许的,也不知道他们今天是怎么得知的消息,幸亏外面放哨的同学机灵,及时现清兵到来,通知我们散会,我们没有被堵在屋内,不过还是被清兵堵在了大门口,只好从后面的院墙翻墙而出,后面的事情我想先生也都看到了。”偏瘦的青年随后补充道。

“原来如此,看来你们都是些有反骨的青年啊!你告诉我这些,就不怕我把你们送到衙门里去充公吗?”葛东成点了点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又故意反问道。

“在下不才,但还能看出先生是深明大义之人,要不然刚才也不会救下兴国会的会长,也不会容许我们躲在您的车上,如果在下在对先生有所隐瞒,实在是对不住先生施救之恩。”偏瘦的青年立即回应道。

“刚才倒地的青年是你们会长,他叫什么名字?”

“唐才常。”

“唐才常?”这个名字葛东成听起来很熟,刚才倒是听到倒地青年的同学喊了一声才常,仔细一想之后,顿时联想起来。

“此人可是湖南浏阳人,字伯平?”葛东成迅想到了历史上维新派领袖、上海自立会的创办人唐才常曾经在两湖书院读书,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于是惊讶地问道。

“先生认得伯平贤弟,正是他,谭某与他是湖南浏阳同乡,曾经同堂求学,伯平兄半年前在两湖书院创立兴国会,三个月前引荐我参会,我还不是兴国会的正式成员,只是参会旁听罢了。”偏瘦的青年听了葛东成的话,也有些惊异。

“我是通过熟人听问过此人的名号而已,也不认识其人,不想今日却有缘相会。”葛东成随意说道。

“此次事情败露,恐怕日后见唐兄的机会也不多了,唐兄估计会出去躲避起来,若是清廷以造反罪定论,那我们都是死罪,这次估计是连家都不能回了。”

“请先生把我和黄弟找个僻静的地方放下去吧,我们不想连累了先生。”偏瘦的青年随后又道。

“那也好,你们要心一点,不过可否通报一下二位的姓名,在下只是想了解一下而已,要是你们没地方去,可以暂时躲避到我的地盘,我想我可以保障你们的人身安全。”葛东成掀开窗帘一角,见马车已经到了江边,沿着一条沿石路前行,渐渐离闹市区远去了,于是也想放下这两名学生。

“在下谭嗣同,字复生!”

“弟黄轸,字克强!”

“什么,谭嗣同、黄轸?”葛东成听了两人报上名字之后,顿时大吃一惊,两人的名字竟然和历史上上鼎鼎大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辛亥革命军领袖黄兴(原名黄轸,后改名黄兴)一模一样。  filsarilhl11673452932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