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中宫生子(1 / 2)
不过此时,锦云嬷嬷他们三人已经许好了愿,出来这么久,加上昨日的疲累,她又有些累了,就携了他们三人,回了居。
晚上,冬拿着一封信件送了进来,说是山下的侍卫送上来的,她笑笑接过,想也知道,是宫里来的信。
打开蜡封的信封,是她熟悉的皇上的字迹:“一切安好,唯独念卿。已见留字,吾心感激。歆儿,等我!”
短短二十个字,却是写满了烦躁和思念。她走之前,给他留了字,不关风月,只有十六字:“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这是前朝之事,她本不宜插手,但是都到了今时今日,她还有什么顾忌的,而历史上,明朝末年,百姓怨声载道,而君臣之间,亦是太过严苛。
可是百姓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而且一个过分严苛的帝王之下,很难出现敢于担当的大臣。
言尽于此,她已是逾越。至于他怎么做,或者怎么想她,她都无所谓了,她该做的也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对他,已是无愧。
只是,她却不敢告诉他,她很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树。她也不敢告诉他,她想他,提起笔来反复辗转,也不过随便写些生活上安好的事,再劝慰他一番。
再过几天,信中的烦燥便渐渐安静了下来,也只是问些生活之事,而且越来越是简短,一天一急信,成了二天,三天。
她淡笑,将信都夹在书里,这样的情景其实早就料想得到。她又何尝不是一样,初离开之时,谁都会想念,勾心的想念,惹得人日思夜难寐。但是时间渐长,一些深刻抓人的想念,也会慢慢地变淡,心里渐渐被其他的东西填满,甚至有一天,曾经觉得一辈子离不开的人,也会慢慢被淡忘,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而她在这远离世俗的地方,学会了安宁和享受,不让那些事来乱了她的心志,君恩本就浅薄,能拥有这么些年的独宠,在后宫其他女子而言,是多大的福气。
日子就这么过着,每日听着清禅寺的钟声而起,用过早点或在居里看看书,或到清禅寺随着那些师傅们一同做早课,或者恭敬地听听方丈的教诲,有时候,也会在院子里和方丈下几盘棋。
而天气好的时候,傍晚时分,她也会携了筎肆、冬或者锦云嬷嬷他们,到那山顶之上,在那云蒸霞蔚之处,在那弥勒佛的慈悲目光中,弹着清扬的琴音,四处的云海在翻滚涌动着,这日子倒也不难过。
因着每日爬山,在加上这笑望山上清新干净的空气,虽然每日粗茶淡饭地吃着,但她的胃口却渐渐好了起来,原本白皙的脸上也渐渐添了几分红润,身体渐渐感觉大好。
到了清禅寺后,虽然皇上不间断地命人送了江太医调理的药来,但是她却不想靠药而治,是药三分毒,喝了这么久,也没见什么见效,倒是一来这清禅寺,便感觉身子大好了,想来该调理的不是身子,而是自己的心态。
光阴的流逝,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一个月的时光,悄然而逝,而今,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不及寒冬酷冷,倒也尚有几分凉意,只是这春雨渐渐密集了起来,每日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人心也跟着缠缠绵绵起来。
山上一些枯了的枝桠也渐渐复苏,露出新绿的芽儿,许多不知名的花儿也含苞待放起来,一切都在渐渐苏醒,一切都迎来了新的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