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的介绍和弓弩的制作方法(1 / 2)
自制弩机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弩的具体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西汉开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枪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射箭矢当弩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下缩,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回弹形成的动能,高将箭射出
中国传统弓是由多种材料粘合而成的复合弓,其制作过程复杂、所用材料繁多,并且做工、选材都要依据适宜的季节和气候。
1竹子:做弓用的竹子多产自江西省,那里产的竹子比较粗壮、结实耐用。通常以敲打竹子听其声音是否清实的方法来评价竹子的好坏。最好选用采伐后经过一年阴干的竹子。上下两端粗细不匀或中间部位有虫眼的竹子都不能用于做弓。在购买竹子时要考虑损耗。
2牛角:一张弓要用两只牛角,且要选用长度在6公分以上的水牛角。目前北京的购买价每只约3多元,牛角多出自湖北。由于现在杨福喜常托人代购,故所收到的牛角中,何时割下以及是否都是成对的牛角都不太好掌握,只能以大致相当的长度而成对选用。
3牛筋:牛筋是制作弓体中非常重要的弹性材料,取自牛背上紧靠牛脊梁骨的那块筋1。牛筋买回后放在房沿上风干,风干到成,用粗湿布把它裹上。接下来的工作是砸牛筋,如果住在农村就方便了,可放在碾子上碾。但北京没有碾子只好用木锤子砸,力量不可过大,还要慢慢砸。因力量太大就把它砸碎了,而慢慢砸可以把它砸劈。砸完之后可看到筋已被劈成一条一条的状态。然后一点一点地撕,撕成所需要的粗细,最后变成一丝一丝的。撕筋的过程是一个慢工,旧时常由妇女来做。弓箭大院里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汉子一天撕不了4两筋”。把撕完了的筋打成捆,待用时提前把它泡在水里,泡的时间越长越好。旧时弓箭大院里的店铺门口常年有泡着的筋。到用时需要用净水冲洗,用起来效果非常好,铺2起来的弓也非常光滑。如果筋泡的时间不够长,师傅会说那筋“比较脏、硬、不滋润”,用它做成的弓,弓面可能会出现一道一道的裂纹,他们常称之为“水裂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