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 党校培训(2 / 2)

加入书签

八月9日,赵长天到党校报道。这一期的学员不多,一共1八个。基本上都是各个乡镇和县委直属机关的后备干部。基本上以科员为主,赵长天是唯一一个办事员,是其中级别最低的一个。

党校的日子是悠闲而又轻松的,每天上、下午各有两堂理论课。

管理上非常松散,只要请假就会准假。三天之后,赵长天觉基本上每一堂课最多不过1个人。

后来赵长天也学了乖,有事没事的也经常请假。但他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会隔三差五的请党校教员和相关负责人出去吃饭。尤其是党校校长张清华,对于这个人,赵长天是下足了功夫。

根据他的了解,张清华曾经担任过北宁省委宣传部的一个处长。但只由于站错了队伍,在前两年一次震动北宁官场的大地震中受到了牵连,被配到穷乡僻壤担任闲职。但落翅的凤凰比鸟大,姑且不论自己在意的那个党校‘优秀学员’的名额,仅仅是对方潜在的社会关系,就值得一些必要的投资。

估计如果不是有郭青云打过招呼,赵长天就是想要结交对方,难度也将不是一般的大,毕竟双方不是一个层级的人物。好在,看在县委书记的面子上,张清华还是很给面子的,对于赵长天的邀请,一般不会拒绝。

果然,在频繁的宴请张清华后不久,就收到了回报,在一次喝得面红耳热之际,张清华提到了现北宁日报社的总编辑是他的一个好友,不久后要调任省委宣传部。

对于张清华提到的这个名叫‘孙上林’的朋友,赵长天上了心。对于北宁省日报这家北宁影响力最大的纸质媒体,他是非常感兴趣的,他有一些计划是需要这样的平台作为支撑的。

张清华随着与赵长天接触的加深,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对方仅仅21岁,但对政治的敏感性,连他也感觉到震惊,对方随口说出的一些政治动态,连他也要深思。

因此,原本是看在郭青云面子上才应付对方的念头,也逐渐生了改变,张清华是真正的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所以,在对方提出希望可以有机会认识他的那位老朋友孙上林时,他并没有拒绝,而是当成了一件事情来办。亲自给老朋友打了电话,把赵长天介绍给了对方,并表示,在合适的机会,赵长天将去明阳拜访他,希望老朋友能给予接待。

在党校学习期间,赵长天就住在了县城,几乎隔上个三五天,他就要去郭家拜访上一回,每次都提上价值不菲的礼物,对于刘家也同样如此。  filsarilhl1159125496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