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五、知君最是梁夫子(2 / 2)
在求是书院读书时期,蒋百里又屡屡得到监院陈汉第536章太炎吹捧的“浙之二将”,一个不务正业,一个被扫地出门,确实有负国学大师的期许。他们别说与官至四川都督、海军总长的蒋志清相提并论,只怕眼下与蒋作宾相比,蒋作宾都有些不太愿意。所谓“抬爱”恐怕不是敷衍之词!
梁启却道:“蒋介石、蒋雨岩是后起之秀。可与百里、伯器并称‘国之四蒋’,假以时日。未必不能与日本史上的‘德川四天王’(指德川家的四位家臣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媲美,也算是中事史上之美谈!”
如果有熟悉近代军事史的人听到这句话必然要拍案大笑:要照梁启这么说,那再加上蒋翊武、蒋鼎文、蒋光鼐等,岂不是可以组成类似于“日本七柱枪”的组合?如果再多拉上一些姓蒋的阿猫阿狗,说不定还能拼凑出像“德川十六神将”之类的合称呢!
“任公,你怎么会认识百里校长?”孙元起笑罢随即问道。在他看来,梁启是言论界的领袖,蒋百里则是不解风雅的丘八,两人应该毫无交集才是。
蒋百里抢先答道:“当初方震因为避祸逃到日本,想要进入日本6军士官学校学习,而清政府为了防止有叛党掺入,对于进入6士的学生设立重重障碍。按照清政府的规定,方震自然难以满足条件,只好冒昧拜托任师从中斡旋,才最终得以侥幸入选。也正是借助这个机会,方震才得以夤缘拜在任师门下。”
蒋百里与梁启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在历史上,他们曾在一战结束后共同赴欧洲考察学习。这是梁启初次到欧洲,他本来就志趣广博,对于欧洲的艺术、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无所不好,这回正好比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无奈他只懂得些许日语,对七扭八拐的拉丁字母一窍不通,只好请曾在德国见习的蒋百里充当翻译,因此倚之如左右手。
正好此时蒋百里也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史大感兴趣,他觉得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好比是中世纪之前的欧洲,急需要一场文艺复兴运动来摆脱和愚昧的约束,进而开启国民的智慧。在1921年回国之后,蒋百里将欧洲考察的成果写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并请梁启为之作序。谁知梁启下笔不能自休,竟一口气写了五万多字,序言的篇幅与原书差不多。后来梁启将这篇长序改写、充实,取名为《清代学术概论》出版,反过来又请蒋百里为之作序。这是民国学术界上的著名佳话。
“或许百熙还奇怪百里为什么会在经世大学吧?”梁启接着解释道,“年前的时候,保定6军军官学校全体学生向6军部请愿,要求撤换校长。6军部经过遴选,便委派百里去当校长。百里到校之后励精图治,积极进行改革,结果忤逆了6军部军学司的司长魏宗瀚。于是他便从中作梗,处处刁难,多方掣肘,不仅使得百里购买物资教具、马匹武器等资金成为泡影,而且还任用私人,处处排挤百里。百里万般无奈之下,只有提出辞职。
“梁某知道百里有大才,而且中国政策研究院军事室正缺少一个得力人手,便举贤不避亲,电请百里过来帮忙。百熙你应该不会有意见吧?”
s:何叔是第一次写文,断断续续写了两年多,才写了不到两百万字。前不久在书友群里认识书友酸菜,他也写民国,书名《谋定民国》,虽然同样是第一次写,但据说一天能写一万字的牛人。何叔既拜服,且汗颜。是为推荐,请大家品鉴。 filsarilhl115077121762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