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二节 登陆硫黄岛(1 / 2)

加入书签

连续三天的炮击,第一特混舰队向硫黄岛上倾泻了至少25吨的弹药。炮击编队还在第三天的晚上撤了下来,做了一次紧急补给。三天中,除了几次反潜警报之外,舰队并没有遇到多少麻烦,而且后来都证明,那是虚警,驱逐舰上的声纳员过于紧张,将鲸鱼当作了日本潜艇!

登6日的当天凌晨,运载着第一批25名6战队官兵的登6舰艇聚集在了硫黄岛西北方向大概15海里的海面上。这是第一批抢滩登6的部队,官兵们在三点钟的时候就起床准备,4点吃过早饭之后就听取各部队的作战简报。六点正,6战队官兵6续上了登6艇。

炮击编队在六点十五分的时候开始了炮击。第一轮炮击覆盖了整个登6场,炮击持续了十五分钟,在天亮的时候,两个中队的轰炸机到达了硫黄岛上空,朝着登6场外围投下了大量的炸弹,还有专门对付地下工事的燃烧弹。

在这批轰炸机离开的时候,一个中队的轰炸机再次到达硫黄岛上空。这是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鱼鹰”机群。每架轰炸机携带了四枚1公斤的炸弹,并且还挂了一具副油箱,以保证能够在岛屿上空巡逻至少一个半时。而轰炸机的飞行员只要收到6战队的火力支援要求,就可以立即投弹。

六点四十五分,炮火打击达到了,第一批冲滩的登6艇到达了距离海滩不到5米的海面上。登6艇都在加前进。每一艘登6艇上有一个排的6战队官兵。而第一批抢滩登6是一个6战队的整编团,一共由55艘登6艇运送这批官兵上岸。只有在抢滩成功,并且控制了海滩阵地后,那些运载着重型装备,弹药物资,还有工程设备的登6舰才会冲上海滩。可以说,在整个登6战役中,最危险,最脆弱的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能够被挑选出来执行抢滩登6的都是6战队里最精锐地团队。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岸上的日军隐蔽防御工事里的火炮开火了。在岛屿上空执行监视任务的观察飞机(实际上就是载着观察员的水上飞机)立即出呼叫,将日军隐蔽炮位报告给了上空的轰炸机,还有在登6场外面的炮击编队。在炮弹落下来的时候,轰炸机也投下了炸弹。十多个日军永固工事里地炮位立即被炸成了哑巴。

登6艇仍然在快航行,在距离海滩不到2米的时候,那些隐蔽工事点里的日军机枪开火了。轰炸机飞行员都有点不敢相信,在6战队登6之前,他们已经在这座岛屿上花了七天的时间。投下了几千吨的炸弹与炮弹,几乎将整个岛屿用炮弹与炸弹耕犁了一遍。可那些日本“耗子”竟然还没有死光,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火力点没有被摧毁。

轰炸机呼啸着俯冲了下来,将燃烧弹投了下来,他们可管不了这么多了。炮击舰队的火力也增强了很多,连那些防空火炮都加入到了炮击的行列中来。第一批登6艇在距离海滩大概二十米的地方搁浅,随着前面的跳板倒下,第一批6战队官兵冲出了登6艇,朝着海滩上冲去。

日军地反击更为猛烈了,第一个上岸地6战队营至少有一半的官兵在离开登6艇前后倒下。海水也被染成了红色。为了防止误击。炮击编队的炮火开始向登6场腹地延伸。第二个轰炸机中队在七点地时候来到了登6场上空,随即就开始投弹轰炸,压制日军的火力点。

第二个营上岸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少阻击。随着6战队官兵投入战斗。手榴弹,爆破筒,火焰喷射器,机关枪全都用上了。战斗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交战双方都明白一点,这个时候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为惨烈的。

“日军,日军反冲劲,轰炸机在哪,轰炸机在哪……”

听到喇叭里传来的轰炸引导员的声音。谈仁皓的眉毛微微跳动了一下。他没有指挥登6作战行动,在这个时候,是由舰队配合6战队的,指挥权不在他的手里。

“第四个轰炸机中队出了,大概四十五分钟后到达登6场。”雷少卿一边说着,一边擦掉了额头上地汗水,“看样子,我们得准备第二轮轰炸。”

谈仁皓扫了眼司令舱里的那些参谋军官,对雷少卿说道:“能不能同时安排两个轰炸机中队支援6战队?”

“应该可以。可是这必须要加强航母载机部队的出勤率。”

“那就把第二航母打击群的战斗机中队也动员起来。‘秃鹫’可以挂25公斤与1公斤的炸弹,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是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得多!”

雷少卿点了点头,立即就去做了安排。

五分钟后,原本应该在二十分钟后出的第一大队的俯冲轰炸机中队起飞了。按照谈仁皓的命令,舰队将随时保持两个轰炸机中队在登6场上空支援6战队作战。实际上,这就是登6作战最初四个时的事情,只要6战队在滩头阵地上立稳了脚跟,后面地大部队,还有重型装备上岸,那么舰队的压力也将减很多。

前方,激烈的战斗还在持续着。七点五十分,6战队在击退了日军的反扑之后,建立起了一块宽三公里,纵深5米的登6场。随着第二个团上岸,6战队正在迅的扩大登6场。按照计划,6战队将在中午的时候将重装备送上海滩。

战斗打到十一点半的时候,日军再次组织了反击,结果,除了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之外,日军的反击根本就没有起到多少作用。6战队已经巩固了登6场,运送重型装备的登6舰也正在靠近海滩。负责火力支援与压制的轰炸机则已经深入到了日军防线的后方,开始大规模投掷燃烧弹,打击日军的地下工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