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百零一)领袖们(1 / 2)

加入书签

造成苏军重大失败、惨重挫折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部队当时的战略部署第一战略梯队主要是由进攻集团组成的,而它们却不得不立即进行防御事实上只是在6月27至30

i,斯大林才给各方面军提出了转入战略防御的任务

由于在战争爆发的前夜,对中国武装部队的主要突击方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因此战争一开始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调整战争初期,首先是由于斯大林的过失,苏军的许多部队不是在作战,而是在调动,这就使华军有机会将苏军一个个兵团各个击破斯大林迫不得已,几乎将所有的预备队都调往东方方向战前犯下的战略ig错误使苏军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

深夜3点左右,斯大林在等着总参谋部来报告过去一天中各条战线上的局势,他在摊开着作战地图的长桌边慢慢地来回踱着各条战线的情况要糟糕得多:两个多星期里,部队后退了将近450公里,放弃了大片地区,也没有利用河流地带上易于防御的地区斯大林想,任司令员索边尼科夫辜负了他的希望在被任命一个半月后,他就被斯大林撤职了

特别令他不安的是西部战线的局势斯大林全神贯注地看着战线的奇怪形状,这条战线到7月10

i已经从国境线后退了450至500公里……屈辱的悲伤和无可奈何的气愤涌到了国防委员会主席的喉头:一个拥有44个师的方面军居然不能制止敌人的进攻斯大林在对着地图沉思的时候,未必知道战争爆发时东方方面军所属各师中有将近一半并未达到战备状态:其中有12个师只是刚刚着手动员,而正在组建的两个军根本没有坦克

战争前夕,在分析力量对比时斯大林非常喜欢计算师以及其他战争力量和手段的数量但却忽略了质量方面:各部队作战装备的完备程度、部队的团结和人员的训练程度战前斯大林一直在要求组建的兵团,尽管当时的兵团数已经过200个战争爆发时苏军的质量明显低于中国武装部队

事实是,第一天战斗结束时,东方方面军的指挥系统就全面瘫痪了后来,地图上两个粗大的蓝se箭头6月29

i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以东的地方会合了这就是说,东方方面军的主力被包围了今天斯大林得到报告,主力部队仍在组成集团或是单独突围……可是方面军所属的第3、第4和第10集团军一直被认为是战斗力特别强的部队想到这里,斯大林暗自决定,应当签署贝利亚今天送来的那份文件文件规定再设立15个的特别集中营,用于审查突围人员……

斯大林敏锐的记忆力记下了7月初的一天早间战报的数字:东方方面军的44个师中有24个被彻底击溃,其余20个师损失了30%至90%的人员和装备无需多说,这个主要方面军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它也就预先决定了其他各方面军的失利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的意见是对的——斯大林思忖着——他们建议用东方方面军所辖的第13、第19、第20、第21和第22集团军在莫斯科外围建立一道防线在战争岁月悲剧ig的发展演变中,斯大林逐渐懂得了战略学的基础知识他将来永远也不会对任何人说,是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瓦图京及其他杰出的军事首长帮助他弄懂了战略学的奥秘、形成某些战役的决策和意图的辩证法也许有朝一

i人们会把一些虚假的说法当成不言而喻的道理接受下来,说正是他斯大林给军事科学注入了崭的观点例如,炮兵进攻的思想、包围敌人的方法、夺取制空权的途径、建立多梯次的灵活防御等等连他本人也会相信自己具有军事天才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也会忘记自己的失败,一个政治战略家和军事战略家在战争最初几个月中的失败

而眼前还是战争的残酷岁月一切都岌岌可危中国人占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之后,下一步的目标显然是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斯大林继续查看着作战地图,一面痛心地再一次想到,中国人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在东南方向进行主要的打击而他却在那边配置了5八个师,其中有16个坦克师和八个摩托化师而且该方面军的主力也仿佛被置于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之外因而不能击退敌人的进攻,而这本来是可以做到的在东南方向上部队的部署不当使中国人的坦克拳头得以直捣乌里扬诺夫斯克和喀山之间防御薄弱的接合部斯大林记得,早在6月30

i大本营就批准将该方面军的部队后撤至“斯大林防线”的筑垒地区这就意味着后撤300至350公里斯大林认为,总的说来,该方面军稍稍遏制了华军的攻势,但未能加以阻止南部战线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损失是巨大的:将近30个师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约有70个师损失了50%以上的人员,大约350个中国师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由于苏军战士、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的英勇顽强三周内在中苏战场上华军损失了近10万官兵、650多架飞机和几百辆坦克但是正如很久以后才查明的那样,苏共hg

yag当时得到的关于苏方损失的数字是压低了的而敌方损失数字是被大大夸张了的作战两周后向斯大林报告的数字显示:敌方飞机损失至少1664架,苏方为八八9架;坦克方面:敌方损失2625辆,苏方损失901辆华军损失兵力则被报告为击毙1312万人此外,在各地区的激战中敌人蒙受重大损失,而苏军由于后撤,损失无法统计许多空投破坏分子已被歼灭,但未列入统计被俘虏的华军计3余人,此外还俘获了许多华军空降兵,但未列入统计至6月29

i止,苏军失踪及被俘约15000人,诸如此类,等等

苏联方面的报告是极其混乱矛盾而又严重失真的根据这些报告很难对各条战线的局势、力量对比、飞机和坦克的准确数量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然而这样的统计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这一切是大权独揽的产物,因为当时并非任何真相都是需要的各方面军和集团军指挥的垮台,几十个兵团陷入包围——与此同时却写出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左的战报可是斯大林却是根据这些战报行事的他连想也不曾想到他会被人欺骗因此大本营在这段时间里作出的决定往往是根据愿望、设想、可能,而不是严格根据实际情况弄出来的

不过无论怎么说,华军打击的最初的威力总是明显地被削弱了而为主要的是华军统帅部没有达到消灭苏联红军主力的目标

红军在继续战斗它在退却,可是仍旧在战斗斯大林审视着地图上激烈战斗的情景,逐渐得出结论这场战争将是长期ig的,想要取得胜利,取决于近期能否坚持下来

“……战争将是长期的如果我们能在最近时期内坚持住,那么胜利之风就会鼓起我们的船帆”

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朱可夫大声的对他说道

斯大林一声不响地听完朱可夫关于各条战线上形势的例行报告后问道:

“您再说一遍,东方方面军各部队人员和装备的足额程度有多大?”

“平均是10%至30%只有个别部队的人员、火炮和坦克达到或过50%是个别部队”朱可夫又重复了一遍,“实际上东北方面军的情况也同样严重东南方面军的局面稍好一些特别困难的是损失了大部分反坦克炮为了加强反坦克能力,必须采取某些措施”

讨论完加生产反坦克炮所必须的措施,而且和沃兹涅先斯基通过电话之后,斯大林盯着朱可夫问道:

“为了加强我们的反坦克能力,现在,今天立即可以做的有哪些事呢?难道除了反坦克炮之外军人们不认为有其他的反坦克手段吗?”

“那怎么会呢?斯大林同志空军也大有用武之地”

朱可夫解释了空军反坦克的技术能力和作战能力斯大林一下子变得活跃了,他命令立即起草一份大本营的指示朱可夫走了出去,半时后他就把文件带来了:

“北方方面军、东北方面军、东方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及南方方面军司令员,红军空军司令员:”

“战争开始以来的20天里,我空军主要是对华军机械化部队及坦克部队作战参加对坦克作战的飞机有几百架,但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因为空军对坦克的战斗组织得很差如果组织好空军对坦克的打击,则坦克部队不仅能被阻止而且能被击破对敌人坦克部队的攻击应以配有机关炮的歼击机及强击机率领,同时投掷燃烧弹攻击时应展开队形,以垂直于坦克纵队的方向多次反复攻击在配有机关炮的歼击机和强击机之后,由各式轰炸机进行攻击,投掷爆破弹及燃烧弹攻击时以9架为一梯队,个别瞄准……”

为了扭转事态悲剧ig的发展,斯大林已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

“斯大林同志,这里有一份报告,请您看一下……”波斯克烈贝舍夫将一份报告交给了斯大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