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七五章:相当满足(2 / 2)

加入书签

“还不止呢,邓老板到时还得给我10的回扣。”林强道:“我已经跟他谈过了,邓老板很有兴趣在我们那里设个代销点,反正又不用压货款,以后这方面的业务也许会有不少的。”

香雪制药认捐的那一片复绿区域里已经摆放好原来那些大石头了,到时候还需要把这些大石头吊走,换上专门订购的黄蜡石。团委这次把复绿区域分成每个100米长的区域,为了便于宣传和管理,徐丽华把这些区域称作标段,这些标段按地理位置顺序有着连续的标号。

王东的绿化公司正同时进行着几个标段的复绿施工。

复绿区域从山脚算起,约有三十多米高,每一个标段的复绿面积有好几千平方,虽然前期的平整工作已经提前完成,但那么大的范围,光是草皮的移植,工作量就很大。

按王东的估算,光凭他们公司自己的人手,每个月大概只能完成二个至三个左右的标段复绿工作,问林强需不需他从别的公司借调些工作过来,加快施工进度。

林强想了一下,之前跟团委的协议中,并没有工期的限制,其余两个山岗的平整工作才刚刚开始,他不想一下子把复绿进度加得太快,只让王东维持现有的进度就可以了。

王东当然非常乐意了,从其他公司借调人手,毕竟要分出去一部份的利润给别人。这次的复绿工程对他们公司来说,真的是一单相当不错的好生意,不但工程量大,地点集中,可以同时施工,且工程造价令他们相当的满意,更主要的是,可以提前有工程预付款进帐。这样的好事真的很难遇得上,王东知道,这是林强凭自己的关系把工程谈下来的,他也不想去打听林强在其中所扮现的角色,只踏踏实实的把自己份内事做好。

按照复绿方案的要求,林强他们需要向每个赞助单位提供五十套石刻警示牌,并负责安装好。这一次需要制作的警示牌总数不少,且没有工期限制,那个做石雕的林东也看到了里面的商机。

林东现在带着躲避计生的老婆借住在林强他们那里,帮着林强做石雕工作,跟林强并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平时都是按件算工钱的,正好这段时间曹旭那边的新会温泉工地里有不少的石雕需要制作,林东便找来另外的几个福建石雕师傅,安心的在林强这里干活。

他之前曾帮闽南石雕的陈老板干过活,对陈宗春这个人比较了解,知道他平时对工人很抠门,又敢于向顾客狮子大开口,他那家石雕厂里的价钱要比其他厂家贵不少。上次制作的那些警示牌,林东算了一下成本,如果直接从福建那边订做的话,就算加上运费,价钱起码也可以比陈宗春那里便宜35以上,只是那次的制作时间太过于紧张,数量总共也只三百多套,林东便没有花心机去掺和。

这一次,听林强说,这些警示牌的数量居然有那么多,林东一下子便来了兴趣。

林东想,如果自己直接从福建老家那边订购石板,运到林强的工场里自己加工制作的话,成本还要低上很多。这种石板只是最普通的白麻石,从老家调货过来的话,每套警示牌的材料成本顶了天也就七八十元,加上几十元的制作费用,如果是按陈宗春给林强他们的价钱25八元套来算,自己可就赚大了。

在林东的印象里,林强这个年轻的老板还挺不错,为人大方,还很尊重他们这些工人。现在他跟老婆借住在这里,林强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还说如果自己愿意的话,平时还可以在店铺里帮忙,林强承诺会支付保底工资,并答应说,假如林东自己在外面接到石雕业务,可以随时去做。

以前林东在闽南石雕那里干活时,陈宗春是按日收取他们的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的,而工钱就是按件算的,没活干就没有收入,有时候真的连房租和伙食都难维持。

进驻到林强这里后,不但有充足的石雕活儿,林强出的价钱还比陈宗春那里高出不少,住宿条件也好了很多,他现在两夫妻住在三楼的一房一厅里,干净舒适,房间里还有闭路电视。

这样的条件对林东来说,已经相当满足了,于是便一直安心在林强这里帮着干活。这次警示牌子的制作对他来说,是一个极难得的机会,林东决心要好好争取过来。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重新奋起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