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讨价还价(2 / 2)
林强兄弟俩谢过后在沙发上坐下来。余经理则拿起样本来仔细看着。林强的工艺无可挑剔,样本的精美程度出乎余经理的想象,特别是那块贴真金箔的样本,更是精美绝仑,他心里禁不住暗暗欣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能坐上采购部经理的位子,余经理自然有他的精明之处了。
“余经理,这份是报价单。”林强把报价单递给余经理,“报价单里有两种价格,一种是普通金粉的报价,一种是贴真金箔的报价。”说着便指着那样本告诉对方哪块是真金箔的,还说,贴了真金箔的牌子,不氧化、不变色,高档耐用、豪华气派,真正适合于象他们这种五星级的场合,
余经理接过报价单,边听林强介绍边看着报价。其实,林强做的这些牌子对他来说是种全新的产品,以前他们的牌子都是用不锈钢来做的,因此,林强说的那些他还是头一回听到,只能不住的点头。报价单里显示,同样的一块牌子,贴真金箔的价格要整整高出几倍。
“林老板,你这些牌子做的还行,不过,价钱方面就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余经理把报价单放下,说。他并不了解个中行情,只能那样说了,目的是想先试探下林强他们的口气。
“余经理说的是那些贴真金箔牌子的价格吧?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这些金箔都是以9999的黄金为原料,经化条、拍叶、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生产而成的,价格不菲。而我们报给余经理的价钱已经是相当的优惠的了。”林辉自从上次从福建人那里偷了师后,早已想方设法了解透了金箔的相关行情。
“我也知道金箔的价格不便宜,但我们以前也采购过跟这种一样的牌子,别人的报价可要比你们低。”余经理说。
林强很清楚余经理说的只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但并不急于去戮穿,“余经理,咱们是头一回合作,我真的是希望我们能长期合作下去呢。这样吧,余经理您说说,您们能接受什么样的价钱?”
余经理沉吟了一会,说:“林老板,就按你们报价的六折,这样的价钱我马上可以拍板,怎么样?”
“余经理可真会开玩笑。”林强笑笑道:“这样的价格我们可要倒贴大钱了。我看这样吧,按报价的八5折,这样余经理既可以对上头好交代,而我们呢,也有赚头。”
余经理笑而不语。他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眼前这种产品的行情,这次的采购也是北京方面委托的,他在做决定之前,还是得先跟北京那里通通气,便说道:“林老板,这样吧,您们先回去再商量一下,看看价钱能再优惠多少。我呢,也得请示下上头,明天一早我们再电话联系,好吗?”
“好的,余经理,那我等您电话。”林强可不急,他有自信,余经理想在广州市里打探这种雕刻加贴真金箔的价钱几乎是不可能的。
出了联合集团,林辉还认为自己的大哥一下子把价钱降到八5折有点幅度过大,已经快接近昨晚他们商量好的底价了,他担心对方再压价的话,价钱就会跌穿底价。林强说这个不用担心,他已经有分数,而且,他还肯定,余经理一定会主动先联系他们的。
果然,下午快下班时候,林强的手机响了,他一看显示,知道是余经理打过来的。
原来,林强他们离开后,余经理马上联系上之前有业务来往的几家石材厂,打探贴真金箔的价钱,雕刻的价钱他倒是早就了解过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这一动作,很快就反馈到林强那里,广州里稍有规模的石材厂基本上都是林强的客户,他们一接到余经理的电话,自然马上打电话向林强询价,林强早就想好了,报的价格跟那份报价单是一样的,石厂自己必然要赚上一手,可以想象得到,余经理最后询问到的价格绝对比报价单高出不少。
余经理终于相信林强没有漫天要价,便跟北京那边通了气,北京方面说让余经理自己抓主意就成了。他便拨通了林强的电话:“林老板,您好。怎么样?您们回去商量过了吗?价格方面还能再优惠多少呢?”
“余经理,我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了。您可以先去市场了解一下,我敢保证,在整个广州市场,没有比我这个报价更低的了。老实跟您说吧,我这个价格只是针对一般的石材厂的,石厂报给用户的价格可要比现在这个价格高多了。我是为我们以后的合作着想,才给您报这样的低价的。”林强说道。
“林老板,行情我也了解过,咱们也不多说了,75折,怎么样?行的话您明天一早就过来签协议。”
“余经理真是爽快人,这样吧,八折。再低的话我可就真的帮不了余经理您了。至多下次我做东,跟余经理出去hay一下。”林强在电话里笑笑道。
“k,那就这样定了。”余经理说。
第二天,林强早早就赶到了余经理的办公室,跟他签署了正式的供货协议书。林强事先声明,自己不提供材料,只负责雕刻,但可以带对方到自己相熟的石材厂里挑选材料,至于石材的价钱,也由对方跟石厂直接商谈。林强这样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一来石材是天然产品,同一种石材的色泽纹理多少会有差别,由对方亲自去挑选是最明智的,日后万一材料方面出现问题,也只是对方跟石厂之间的事,跟自己无关。二来这次的订金林强是不方便收的了,让对方自己去订材料,相当于是让对方把订金交到了石材厂。另外,林强在协议里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货到即付款,这是他一贯的原则。跟其他别的生意不同,林强一向对客户强调,自己仅仅是赚取加工费,除非是很相熟的客户,其他的林强一概不允许拖欠。
余经理于是安排采购部的黄跟着林强去石厂。林强昨晚已经根据y回来的设计图把所有牌子的形状尺寸打印好了,便领着黄径直来了大志石材厂,让黄亲自挑选石材。
回到自己的档口时,林辉告诉他,已经订购好了金箔,最迟后天就可到货。
这单生意,可以说是林强参加佛山展销会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单笔生意,当然,此时的他还没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正是联合国际集团这个大客户,让自己的产品有机会畅销到港澳地区,甚至走出国门,远销到欧美,也让林强真真正正在石材雕刻这行业掘到了第一桶金。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重新奋起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