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百灵瓷厂(2 / 2)
“梁科长,听说你们这里是新开的厂,不知产量是多少呢?”林强进来时已注意到车间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散装的4040耐磨砖。
“是这样的,我们厂里现有两条生产线,每天的产量接近四万片。”梁科长把玻璃门关上,说:“老实跟你们说吧,建这个厂纯粹是一种政治任务。去年省扶贫办组织了省内大型企业的头头来我们市里检查扶贫情况,后来在饭桌上商定,由广钢集团和省农行共同出资,凤城市建委出面管理,筹建了这个陶瓷厂,总经理是市建委指派的,广钢集团和凤城市农行各派了一人任副总。其实,一开始就没指望靠这个厂子赚钱,只不过当作是一面政治旗帜罢了。”
林强他们一听,大喜所望,像这种政绩工程,可利用的空子太多了。当下便在温泉里订了桌酒席,拉上梁科长和老总到饭桌上谈。另外两个老总今天不在厂里,只有那个管财务的周副总。
周副总原是农行的,再有两年就该退休了。头发还是油光发亮,挺着个大酒肚子,一入座便拿起那瓶洋酒来端详,一看便知是酒桌上的行家了。凤城虽是全省的扶贫重点,可价格不菲的洋酒却很风行,所有的饭局上都少不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现在。
“来,周总,我先敬你一杯。”李诚实举起酒杯站起来对周总说。
“来,来,来,一起一起。”周总指着其他人说。
林强皱着眉干了一杯,说:“周总,我们刚刚参观了厂子,也听梁科长介绍了情况,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合作。”林强跟着把自己的经营情况向周总介绍了一遍。
周总其实是真的外行,对陶瓷市场可是一点都不熟悉,看着大批积压的货,心里想着能推销出去就行,上头也没给他们定什么指标,只声明能保本就行了。作为销售科长,梁刚当然是极力怂恿了,这可关系到他本身的提成收入呢。
酒饱饭足之后,周总终于表态说,明天跟另外两个老总先到林强他们的厂子看看,再作具体商议。到了这一步,林强他们知道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二天,梁科长陪着三个老总参观完抛光厂,在饭桌上跟林强他们签订了协议,正式批准林强他们成为特约经销商,享有20万元的提货额度,超出部分则有两个月的结算周期。
很自然的,林强以极低的价钱承包下了整个厂的次品。更令林强和李诚实激动的是,梁科长无意之中透露出,厂里的资金很紧张,投资方也早已声明,不再追加投资,厂里现在还欠着不少供货商的钱,特别是纸箱厂,追讨得很紧。
从梁科长口中,林强了解到,他们订做的纸箱居然是3八0元个!李诚实和林强马上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一番运作之后,林强他们以360元个的价钱跟厂里签订了供货协议,并声明不收取一分钱现金,只用瓷砖来抵充,这无形中相当于帮厂里销货了,且价格比原来的还要便宜,厂家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作为回报,林强承诺每个纸箱回扣010元给梁科长,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按现有的产量算,每天的纸箱用量接近四千个,一个月下来,梁科长的回扣可超过万元呢。
林强和李诚实可就赚大了,每个纸箱足足能赚上一元!
签下这个协议后,林强和李诚实马上又联系上另外两家纸箱厂,每个月十二三万只的量,光是原来李伟金那个纸箱厂还真不能赊那么多帐出来呢。林强和李诚实在三元里棠溪和九佛镇里找到了两家较大型的纸箱厂,迅速签订了协议。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