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四八章:先入为主(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四八章:先入为主

林强当然清楚覃晓花说的只是礼貌性的话儿,当下也随口说还有点事要忙,下次有机会再来拜访。

目送着覃晓花走进带花园的住所,林强才开车离去,看着两旁的高档别墅,林强心里感叹不已,这可是几百万起价的超级豪宅呀,自己这一生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机会。

好在林强并不是那种好高预骛远、不切实际的人,他知道,世上许多人,许多事都不能简单去类比的,想想自己现在也算不太差了,起码有一份收入还算不错的生意,只要自己继续努力,相信也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

林强也没把今天打球的事放在心上,觉得那只不过是件很偶然也很平常不过的事罢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终于按期完成了李达明所需的供货,最后经核算,在这近一个月时间里,林强回扣给李达明近十三万元,而自己则从这个工地里至少赚了超过五十万元,按最初的约定,骆辉分得了其中的近十五万元。

林强是当着骆辉父母的面算这个账的,他父母简直是看呆了。

骆辉后来告诉林强,他父母直到拿着那个十几万的存折,都还有点不敢相信呢。也难怪,自己的儿子没花一分钱,光是靠他叔叔的一句话,就赚来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十年的工资收入。

骆局长对林强的精明也大加赞赏,本来林强开始时已想好分部分利润给骆局长的。但骆局长态度很坚决明确,告诉林强,只要能让骆辉跟着学点东西,赚点钱就成了。

当然了,任谁都不会想到,林强的利润高得离奇。

林强的代销络也在不断的扩大,加工场里每天都在加班。而这段时间,佛山人的店铺也越开越多,马路两旁的店铺全给佛山人租去了,这里俨然成了个陶瓷大集市,本来就不太宽敞的马路经常被来购买陶瓷的车子堵塞。

店铺一多,竞争就自然激烈,互相压价就成了常事,这一点,佛山人显然就比潮汕人差得远了。潮汕人崇尚团体作战,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会同声同气,一致对外;佛山人则只顾眼前利益,各自为政。因此,陶瓷的价格每天都在跌,利润跟林强刚设点时简直天壤之别了。

林强见机得早,重点早已转到了往外批发上来,因此,这里的恶性竞争对他的影响还不大,但他也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经营方式也会很快被人模仿的,毕竟门槛太低。

所以,他一方面安排工人加班加点,在市场还没被人瓜分前争取多出货,一方面也在思索着新的赚钱路子。

这一天,林强起床后第一时间翻开“广州日报”。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睡前看看书,起床看报纸。

今天报纸头版的一条广告吸引了他,原来是覃晓花那个茶叶批发市场正大做广告对外招租。林强一下子想到了李达明上次跟他说的事,投资店铺在当时的广州可是个来钱快的项目。

林强觉得事不宜迟,马上约了李达明出来吃中午饭。

两人经过上次的合作,已经非常熟络了。见面后,林强问李达明,“明哥,上次说店铺的事开始办了吗?”

“还没正式开始办呢,今天刚上报纸做的广告,内部预订的事可能还得过两天。”

“你上次说给我留两间的,可别忘了呀。”

“老弟放心啦。”李达明拍拍林强,眼睛一转,凑近林强说,“林老弟,有句话我不知应不应问。”

“唉呀,明哥,咱们俩还用客气吗?”林强有点不解的望着他。

“那好,林老弟,你跟我们覃老板是不是很熟?”李达明自从上次见过林强居然敢当面调侃覃晓花后,就一直在注意林强的动向,只是之后林强都没什么异样,他还真有点担心自己吃回扣的事呢。直到所有的回扣都入了口袋,他还是心有不安。

林强一听就明了他心中所想,“明哥,你一万个放心啦,我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商场上的规矩我知道的。况且,我跟你们覃老板也不算太熟呀。”

“好,林老弟不愧是商业人才!我还有另一层意思,如果老弟你跟覃老板熟的话,可以要来更大的优惠呢。”

李达明的话倒是提醒了林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