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0章:心领神会(2 / 2)
这些日子来,都忙于生意上的事,大白天的很少能像现在这样安静的躺在床上,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逐利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每个人都在做买卖赚钱时,他想不做随时算计的商人都不成了。
这想起来令林强有些悲哀,当他凸现自己在商海中的精明一面时,在别人眼中,也许只是奸商一个!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再也不容许他过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林强真担心,真实的自我会慢慢消失。
其实,从到大,林强可以说都是一帆风顺的,无论读书、工作,还是到现在为止的商场上。
时候刚上学时,林强的爷爷就给他算过命,说他“一身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氏标,待到年将三十六,蓝袍脱去换红袍”。还专门解释说蓝袍代表读书人,红袍代表当官。在不久之前,林强还是认为他爷爷算得没错,但现在看来,后两句可能得改改了。
他爷爷对那些民俗通书、通胜都很有研究,自就教林强兄弟几个。林强本就是个书迷,时候能找到的书不多,于是,什么增广贤文、天干地支、五行捷诀、定寅时歌、六十甲子、廿八星宿等等这些在同龄人看来仿如天书般的东西,林强自就有涉猎,到了大学后,林强更成了书虫,所阅之书多而杂,毕业初期正是易经大热之时,林强曾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周易,梅花易数,四柱预测等等这些解禁后正风行的书里,还做了不少读书笔记,其中,当数邵伟华大师的书通俗易懂,且应用性强。后来广州率先搞起赛马来,林强还试过用周易来预测呢,效果如何就不说了。
也正因为如此,林强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的,也令他能够很好的待人处事,对人的心理揣测,对事情的看法都有比较深刻的见解,所以,虽说林强也是初次出来闯荡社会,可总的来说,还是很快能适应。
其实,按林强现在的状况,也可以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当他的那些同学哥们还在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需要来适应自己的收入时,林强至少可以让自己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当然,这也只是比较普通的需要,至于要能满足更高更好的需要,林强也正在努力着!
林强很多时候总是习惯作思考的俘虏,时间也在这种思索中过得特别快,待他有所意识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静静地在按摩房里躺了一个多时了,赶忙爬起身,到休息室里等李达明。
李达明是从楼上客房里下来的,看起来有点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满足之意,看到林强时还作了个k的手势。
林强回他一个会意的笑容,没有说话。
他知道,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只能知,不能问。现在,前戏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该转入正题了。
当林强领着李达明来到车场,从自己的面包车里拿出那些准备好了的样本,并把大概的价格说了一下后,李达明才真正来了兴趣。
他没想到林强报的价那么低,拿4040的耐磨砖来说,就算是三级品,在他心目中,价格也去到了750元片以上,可林强报出的价位却只有450元片,而看他带来的样本,绝不比市面上的三级品差。
精明的李达明很快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机会,这可是上十万的量呀,几毛钱的差价都不得了,何况是三块钱的差价?
李达明当即决定马上跟林强回他的加工场去,本来下午还约了人谈其他事的,但已经顾不上了,现在他心里想的只是要先稳住林强,绝不能让他先把这价格告诉赵总。
林强从李达明的表情变化中早就看出了他心中所想,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
他相信,只要李达明到了他的店铺,一切就好办了,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