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察言观色(2 / 2)
谁知刚调整好座位,骆辉的呼机就响了,是他叔叔呼的,让林强他们马上赶去流花湖旁的南海渔村,说那个赵总监正跟他在一起呢。
林强知道这种机会极其难得,立马来了精神,不敢怠慢,立刻开车赶去。
原来,今天中午赵总监通过骆局长把城管的头头约了出来吃饭。当林强他们赶到时,偌大的包厢里只剩下骆局长和另外两个男子在品茶,那些城管的刚刚离开了。
骆局长招呼林强他们坐下后,对那个略微秃顶的男子说,“赵总,这是我的两个侄,正学着做陶瓷生意呢。”
林强也连忙站起身子,帮赵总他们添了茶,“赵总,您好。我们刚刚出来学做生意,以后可要多点提携呀。”
“骆局您放心,我看两位侄挺精明能干的,我那工地也正需要一大批陶瓷,李呀,等会你就带他们回工地去,看看具体需要哪些品种。”
林强心中暗喜,原来那个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男子就是采购部长李明!
这下可好,不用再费心思去思考如何接近了。
林强借着打招呼的当儿,观察了下李部长,心中有了个谱。
回工地时,李部长在前面开着自己的车,林强则开着面包车跟着。
路上骆辉问林强,“强哥,你觉得这个李部长如何?能搞掂吗?”
林强胸有成竹的笑笑说:“放心啦,你注意到没有,李部长鼻扁唇厚,眼睛不大,眼神里透着狡结。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心和好色。有这种特点的人最好攻克了,看我的吧。”
骆辉惊讶于林强如此敏锐的观察力,甚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由于有了骆局长这层关系,且赵总也开了声,李达明当然不会怠慢林强他们了。
能坐到这个位子上,李达明自有他的过人之处,能分清利害和主次更是他的特长,连他们的赵总,甚至老板娘都要去巴结的骆局长,就算是直接把钱送过去也是很平常的事,更何况仅仅是要关照他侄儿的生意,况且他也真的在做着那些装修陶瓷的请购申请,正想让赵总审批呢,既然赵总都已经点头应允了,李达明当然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了。
李达明热情地把林强他们迎进自己的办公室,互相交换了名片,当看到林强的姓时,略微有点诧异,旋即又装作若无其事。
这一瞬间的表情变化当然逃不过林强双眼了,“李部长,我是骆辉的表哥,以后您叫我林就成了,还望李部长多多关照呀。”
“林老弟,你客气了。甭叫什么部长的,我比你们痴长了几年,不介意的话,叫我明哥吧。”
“好,明哥真是爽快之人。听明哥的口音,应该是北方人吧?”林强递了支烟给他。
这是个单独的办公室,林强一看办公桌上的烟盅,就知道李达明也是嗜烟之人。
“呵呵,我是河北保定人,林老弟是本地人吧?普通话还蛮标准的,听说过保定吗?”
“让明哥笑话了,我的国语真不怎么的,枉在北京呆了几年。保定我不但听说过,还骑自行车去过呢。”
“骑车去过?什么时候?”李达明看着林强,有点不太相信。
“好多年前了,那时还在北京上学呢。”林强将自己那次千里走单骑的经历讲了一下。他知道,谈生意不能光为生意而谈,特别是跟人初次接触时,而要像毛爷爷说的那样,农村包围城市,先从外围入手,尽量跟对方套近乎,“保定可是我那次骑车南下的第一站呢,记得当时从北京到保定的公路里程是153公里,我那天到达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又要出发赶路,在保定呆的时间也就只有一个晚上。”
“哗,林老弟可真行呀,有魄力!”李达明不由对林强刮目相看。
“那呀,只是贪玩罢了,出来之后可就一事无成了。那像明哥您,掌管着这么重要的部门,以后还得多请教明哥呢。”林强先抖点自己引以为豪的东西出来,在对方心中先树个好形象,再适时的恭维对方几句。
这方法他屡试不爽,往往很快就能拉近双方的距离,之后再谈正事就好办多了。
“林老弟可别谦呀,我也是瞎混呗,还不就是帮老板打工,林老弟怎么说也是个老板呀。骆局长刚刚还对老弟你赞不绝口,还望老弟以后关照关照兄弟呢。”李达明看得出,眼前这个林强,挺精明圆滑的,况且还是骆局长的人,日后没准还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话说到这份上,林强知道自己已成功了第一步,就赶紧接李达明的话说,“明哥,看来咱们挺投缘的,见外的话我也不说了,反正一句话,有钱大家赚。”
很多时候,该明说的话就该明白地说出来,这是林强的切身体会。
“好,林老弟。”李达明拍了拍林强肩膀,他一直在思索着,有了骆局长这层关系,生意是一定要给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的,可自己怎么样才能从中获取好处呢?要是在平时,凭自己手中的权利,那些供货商可是把好处主动送上门来的。他想不到林强很快就能看出他的心思,并那么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更感觉到林强的不简单。“我想问一下,林老弟那里都有些什么样的陶瓷呢?”
“我那里的品种还算比较齐全的。要不这样,明哥跟我一起回去看看,好吗?”林强一直认为,办公室只宜谈些事情,大的事儿都是在办公室外谈的,他的用意也很明显,只要把眼前这个李部长叫到自己的店铺里,就很有信心能直接攻破他的。
李部长抬头看了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想想还约了另外的人,就说,“我下午还有点事,这样吧,我先给你份资料,里面详细写着我们工地所需采购的装修材料,品种和数量都标明了,你先回去准备样本,再做个详尽的报价单,到时我还得交给赵总审批呢。”
林强接过资料,告辞后便匆匆赶回父亲店铺,他很清楚,这是一单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生意,许多细节上的东西还得请教父亲,毕竟父亲是老行尊了。
骆辉基本上都是在旁听,很少能插上话,但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更加打心里佩服林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