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竞赛扬名(1 / 2)
第二十二章,竞赛扬名
19八3年7月份以前,凤城县还是隶属于韶关地区,每年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日,韶关地区都会举办一个地区性的高中语、数、英竞赛,全地区各县高中都会选派优秀学生参赛,年级不限,规定每个学校、每个科目参赛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十人。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前三届各科的一等奖几乎都被韶关市北江中学包揽。凤城一中连续参赛了三届,最好的成绩是去年一名高三的学生同时获得了数学和英语竞赛的二等奖,这名优秀的学生也在今年的高考中如愿以偿考取了心仪已久的浙江大学。
虽然今年7月份凤城县的行政归属已从韶关地区划归广州市管辖,但按之前定好的赛程,凤城一中仍然获邀参赛,并像往年一样,在凤城一中设立竞赛点,负责接待全县所有参赛的选手。这也可能是凤城一中最后一次参赛了,学校是相当的重视,早早就要求相关的教研组严格筛选,推荐出优秀选手,争取为学校赢回更大的荣誉。
以往三届的参赛选手都是清一色的高三学生,今年就有了新亮点。经过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古寿湘老师的极力推荐,高二(2)班的林强和高二文科班的何少华、温彤卫三名同学入围语文科竞赛,同时,(2)班的罗进洪和周文婕入围英语科竞赛。这是他们头一回参加这种大型的竞赛,大家在兴奋激动之余也隐隐有些担心,怕自己会辜负老师和学校的期望。
林强表面上显得比其他人要有信心,可其实他的内心也有着不安。虽然语文一直都是他当仁不让的强项,可想到要面对全地区的尖子生,且还是比自己高年级的同学,林强还真的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拿到不算丢人的竞赛成绩呢。所幸林强一直就有那种遇强则强的斗志和精神,在赛前的动员会上,林强还代表全县的参赛选手上台发言表决心呢。
经过二天紧张激烈的竞赛,第四届韶关地区的语数英竞赛终于落下了帷幕。元旦过后便传来了令全校振奋的好消息:凤城一中在这一届的竞赛中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和四个三等奖,是他们学校历届参赛的最好成绩。
其中,高三级的王坚同学竞赛成绩最为突出,他参加了全部三科的竞赛,共获得了数学一等奖、语文二等奖、英语二等奖。而林强也惊喜的获知,自己获得了语文一等奖,同时,高二级的参赛选手中,周文婕获得了英语二等奖,温彤卫获得了语文三等奖,罗进洪获得了英语三等奖。
这样的竞赛佳绩令凤城一中名声大振,校方在栏内张榜表彰了获得名次的参赛同学,还专门在学校大门口上方悬挂了巨幅祝贺横额,并计划召开全校大会对优秀选手进行嘉奖。按往届的惯例,凡是获得名次的参赛选手都获邀前往韶关市北江中学参加颁奖大会。这一次,凤城一中特别重视,由刚刚接任校长职位的庄梅钰亲自带队前往。德高望重的李适全老校长已年届古稀,连任一中校长多年,个人曾获得许多教育界的名誉。本来早就过了退体年龄,县政府一再劝留,又多留任了几年,无奈真的年事已高,便推荐年轻有为的原副校长庄梅钰接任。
庄校长接任不到半年,凤城一中便在竞赛中取得如此骄人的佳绩,自然踌躇满志,脸上光彩,马上决定亲自带领获奖同学前往北江中学参加颁奖大会。学校不久前才购置了一辆新中巴,正好派上了用场。
出发那天,林强特意穿上了套新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整个人看上去阳光帅气。来凤城一中读书已快一年半了,在住宿生中林强是有名的大胃王,饭量明显要比其他同学大,自从表弟周贵添考入一中之后,几乎每顿晚饭都是由表弟去帮着打回来,每次都是要三份米饭、二份荦菜,两个正当长身体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吃剩过饭菜。周贵添的家里经济条件相对困难,正是有了林强这个亲表哥,在伙食营养方面要比其他的同学好得多。林强每天下午踢球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来不用担心错过晚餐时间。有了充足的营养补充和经常的体育锻炼让他的个子踹高了不少,身高已经接近175米,身形也比刚入学时要匀称和健壮,虽然因为常常参加运动,肤色没有入学时白皙,但看起来更加的健康、更加的精神。
当一身朝气、干爽俊逸的林强登上中巴时,大家都眼前一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