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心态向好(1 / 2)
第十三章,心态向好
见过父母后,林强正想着该去会会初中的同学,就看到堂兄林洪来了。
林洪的家跟林强很近,就隔了两户人家。他比林强大一岁,在初三复读时跟林强同班,现在源潭中学读高一。本来他去年中考时就考上了源潭中学的,但他一心想考师范学校,去年的中考成绩跟师范分数线还有距离,便憋着股劲选择复读,发誓要考上师范,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复读那一年,林洪很努力,每天放学后都到林强这里一起复习做功课,两人还常在菜园竹林里一起背课文,背政治题。成绩也进步很大,排在了年级的前三名。眼看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了,没想到政策变化快,临近中考时,县里下了文件,从今年开始,凤城师范学校只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林洪作为复读生,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了。
结果,虽然林洪今年的中考成绩比师范录取线整整高了1八分,是整个高桥中学考生当中,跟在林强后面的第二名,但也只能无奈的选择源潭中学了。他本来也有填报凤城一中的,而且据说他的分数也超过了凤城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但最后只有林强一个被凤城一中录取。也有人说,其实当年凤城一中没有统一的分数线,只是根据各个初中学校的教学水平情况,择优选择生源,多少存在人为的平衡因素。当然,假如林洪再多考些分数,跟林强接近的话,没准今年高桥中学就出现两个凤城一中的学生呢。因为现在林强班上,就有好几个同学来自同一间初中,特别是据说石马中学,今年居然有十三个学生被凤城一中录取,因为他们的中考成绩实在是比其他初中的要高出很多。后来还有传言说,他们学校集体泄题了,不知真假。
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这对本来就家境困难的林洪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更让他迷茫的是,以源潭中学现有的教学、师资水平来看,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希望。历年来,源潭中学连考出个大、中专生都很困难,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来了就来了,混两年得个高中毕业证之后,从哪来还得回哪去。真要想从当时的源潭中学靠读书“跳出农门”,希望渺茫着呢。
况且,林洪家兄弟姐妹五人,还有一个八十多岁卧床的老奶奶,家里的劳力就是父母两人,他妈妈的身体还常常欠安,出不满工,每年他们家都是队里的超支大户。因此,林洪在源潭中学上学的这一个月里,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所幸学校离家乡不远,每个周末都可以跟着骑自行车的同学回家,从家里带上些咸菜、酸罗卜什么的,否则就只能啃白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