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还是自己人靠谱(1 / 2)

加入书签

一连几天,凌振的火器局没有丝毫进展,尽管凌国调集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懂得火器的毕竟只有凌振一个而已。

火器局没有好消息传来,凌风也不好一天三次的往火器局跑,害怕给凌振造成心理压力,到时候更没什么灵感。对于海国等过的报复行动凌风已经无限期延迟了,他现在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文明提升上。

“陛下,户部来了个人,自称对于火器有些许研究,您看……”太监传话给了海大富,海大富又传给了凌风。

“终于来人了???”自打名人副本找不到合适的科学家之后,凌风也算是突发奇想在凌国境内张贴告示,招募对于火器有研究的科技人才,并且许下了高官厚禄,不过一连几天不是无人问津,就是来的人没有真本事,后来几天索性连人都不来了。

“快随我去看看,对了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凌风一边急急忙忙的起身,一边询问道。

“叫做毕懋康。”海大富回答道。

“毕懋康?”凌风念叨了一会,发现自己没听过这么个历史人物,不过以现在的手段查个历史人物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简单了解了一下毕懋康的身份来历之后,凌风的脸上终于现出了喜色。大明火器发明研究家这几个字眼已经深深的嵌入了凌风的脑海,更别说后面发明燧发枪这句话了。

其实中华武器的出现由来已久,从火药开始发明伊始,在战场上就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火器了,从火铳到火绳枪然后再到燧发枪,中华的火器发展可以说领先了世界潮流,但最终满清入关,马上打天下的满人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奇淫巧计,更别说天朝上国的思想作祟,使得对于国外传来的先进技术更是不屑一顾,最后的结果就是落后的满清成为了挨打的对象。

毕懋康将火绳枪成功改进,完成了对燧发枪的研究,可以说是中华武器史上的一道里程碑,然后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热兵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制约,如果给毕懋康提供更加完善的全方位的辅助,那么毕懋康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呢?

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凌风终于见到了毕懋康。

“草民毕懋康,叩见陛下。”

凌风刚刚迈进门槛,就听到毕懋康的声音,二话不说赶紧上前一步将其扶了起来,这厮可是凌国文明升级的关键人物,凌风哪能他的礼呢。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先生能屈身来此,实在是凌国之大幸呀。”

凌风的喜形于色让毕懋康是受宠若惊,简单的交谈过后,凌风已经迫不及待的直入主题了。

“不瞒先生说,凌国现在对于火药武器极为迫切,但是碍于种种原因,凌国目前的火器水平是在差的可怜,即便是简单的火绳枪都没有研究出来,如果先生不嫌弃的话,不妨屈就凌国火器局,凌国会提供先生研究所需要的一应人力、物力,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

“陛下,草民此次前来也正是为此事而来,实不相瞒,草民已经研究出比火绳枪更为先进的一众武器,名为燧发枪,这种枪改进了火绳枪雨雪天气不能使用的毛病,并且设计精度、距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应用战场的话还是有一些不便,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