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4章登坛祈雨(1 / 2)

加入书签

哒哒哒!

快马加鞭,王斌向着郊外走去。

在十里外,看到了有七八名衙役巡视着,似乎在警戒着,禁止外人靠近。

&ld速速离去,这里是天师祈雨之处,外人不得靠近!&rd一个衙役说道。

&ld我是道门中人,正一道弟子,那位天师是我师傅!&rd王斌上前道,取出了道碟,上面记录着至极的各种信息。衙役只是看了一眼,就说道:&ld原来是神仙!天师已经等了很久了!&rd

说着一摆手,示意王斌进去!

王斌下马,迈步前进而去,只是走了百步,只见前方有一个祭坛!

祭坛大约高一丈,用黄土垒成,外面用青砖抱着,十分的宽大,远远看着,好似看着一个山丘一般。祭坛一层接着一层,共分为三层,而在祭坛最外延,放着猪头、羊头,牛头等祭品;

在里层,放着一些瓜果、点心、蜡烛、香炉等等。

此刻,李初九一脸庄重,仙风道骨,浑身缥缈而厚重,身上穿着八卦衣,手中拿着桃木剑,好似仙人降临一般!在旁边站着一个官员,大约是四十多岁,浑身带着正气,眼睛闪动着锋利,好似一把利剑一般!

只看了他一眼,王斌就感到一阵压迫。

眼前的这个官员,显然不是修士,也不是武者,手无缚鸡之力,只是平常的读书人而已。可身上蕴含着一股正气,好似锋利的剑芒一般,让一些修士,武者敬畏不已。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hlli&hlli

一些读书人,身上有正气!

无论是道士,还是武者,都是敬畏不已!

&ld你是谁?&rd官员问道,眼神锋利如剑。

王斌丝毫不畏惧,说道:&ld东华书院书生,周明!&rd

&ld好,你不错!&rd官员说道,似乎在夸奖,也略微有些吃惊。一般的书生,遇到了他,战战兢兢,话都是说得不利索了;可眼前的书生,腿不抖,心不跳,倒是好气度!

&ld徒弟,你来了!&rd李初九开口道:&ld准备了一月,今天妥当!你来了也好,正好见识一下!讲的再多,也是白搭,唯有亲自见识了道术,方知其玄妙!&rd

&ld天师,有几层机会降雨?&rd官员问道。

&ld聂知州,只有五层的机会!&rd李初九道。

王斌心中恍然,原来是聂怀远,江州知州,聂倩的老爹!

&ld五层的的机会降雨,太低了!&rd聂知州皱眉道。

&ld五层的机会,不低了!&rd李初九道:&ld我只是一个道士,只是一个天师,只是区区凡人而已,人力有时尽,降雨那是天力。若是地仙,有八成机会;而天仙,有十层机会!只是他们会来吗?&rd

聂知州默然。

地仙、天仙,皆是深山修道,没有大的因果,根本不会出现。

而一旦出现,也是国师之流,不是他可以御使的。

&ld不论是读书,还是修道,皆是要心诚!信念必须纯粹,必须干净,心如赤子,方能有所成就!&rd聂知州道:&ld最忌贪多,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到头来很可能就互相冲突,前功尽弃。&rd

&ld好比如,道士不会去跪拜佛祖,和尚也不会跪拜道祖,&dash&dash这是心中的道,一旦没了原则,那道心就会破裂,不论是读书,还是修道,皆是无法进步!&rd

聂知州道:&ld我等读书人,信的是圣人之道。你既是秀才,可为何又修道?既然修道,有为何去读书考举人?&rd

&ld心中有神,自然成不了神;心中有圣人,自然成不了圣人;心中有道祖,自然成不了道祖;心中有佛陀,自然成不了佛陀!&rd王斌道:&ld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拜佛陀。走进庙里,才发现佛陀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佛陀一模一样,丝毫不差。佛信徒问道,你是佛吗?那人说道,是!&rd

&ld那人道,那你为何还拜自己?佛笑道,因为我也遇到了难事,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rd

王斌继续道:&ld在我眼中,儒家的圣人,道门的道祖,佛门的佛祖等,皆是一样的。到了儒庙,我拜见圣人,因为圣人长得像我;到了道观,我拜见道祖,因为道祖长得像我;到了寺院,我辈拜见佛祖,因为佛祖长得像我!&rd

&ld你&hlli&hlli&rd聂知州道,想要说什么,却是说不出。

李初九笑道:&ld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hlli&hlli我已引他入道门,接下来如何,全看他的造化了&hlli&hlli徒儿,仔细看,为师如何呼风唤雨,降下甘霖!&rd

身形闪动之间,李初九登上了祭坛。

挥手之间,取出了一张张祈雨符,上面都是用朱砂写成,蕴含着浓郁的阴神之力。

动作很快,一个个祈雨符,贴在了祭坛的四周,顿时阴气森森,呜呜呜响动着,天地一片阴暗,阴气更加浓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