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释前疑遣使荆州(1 / 2)
关羽算计了吕布一番后。因为张绣起兵之事,赶紧同张飞、糜宣引五百骑,返回了平舆。
这次糜宣白白和关羽相处一段时间,却什么都没成。让貂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她干脆令人在府内收拾出一间厢房,让糜宣住了进来。非要玉成这件好事不可。
次日,刘备大会群下,共同商议张绣举兵之事。此时刘备的心腹幕僚,又添了孔融、刘邈二人。
刘邈乃琅琊王刘容之弟,刘备族兄。灵帝之时曾授九江太守,后来天下大乱,他无争雄之心,便辞官赋闲在家。刘备听闻他有治国理民之能,便征辟刘邈为汝南太守。刘邈感激刘备时常帮助兄长,便奉其为主。
孔融与诸人关系不错,刘备受封车骑将军后,便开府立署,亲自聘他为长史。孔融自是欣然而来。
此刻群官毕至,糜竺却是和平常大不相同,他时不时的就盯着关羽一直看。
关羽见他这般,好似自己脸上长出了花来,不由得坐立不安。
他却不知,糜竺现在是怎样看他,是怎样的顺眼。他的那个从妹,自打叔父离世后,便非要寻仙问道,跑去做了女冠。
糜竺不知窃书之事,认为是自己废了好大心思,才把糜宣从琅琊哄回家来修行。
但糜竺觉得即便是在家修行,自己这从妹这样青灯孤影,独守一生。他也没法和叔父交代。未成想,她竟然对关云长有了情义,若是两人能成,那真是一门好亲。
糜竺又看了关羽一眼,心说“都住进他家里了,这门亲事一定能成!”
见关羽让糜竺看得发毛,众人早知道其中缘由,都是暗笑不已。
刘备咳了一声,引起群僚注意,才继续说道:“张绣投靠曹操,成为他的外藩。今又受其指使,想要来夺取颍川。依诸公所见,我当如何处置?”
关羽为了掩饰尴尬,赶紧抢着说道:“此时曹操若去荆州,只能取道关中,然后过武关,前往南阳。若让张绣夺了颍川,到时便能从陈留直入南阳。让曹操与张绣连成一片,对我等却是大大的不利。”
陈宫接道:“不错!我近来思之。刘表黯弱,早已经对我等生了防范之心,荆州蒯、蔡两家又都属意曹操。若让他从颍川打通荆、兖之路。到时刘表心生畏惧,恐怕两家会趁机说服刘表,让他与曹操结盟。”
刘备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公台、云长之言甚是,但张绣新投曹操,却是不得不顾及一二。”
舒邵听得心急,直接说道:“主公但凡出兵便是,曹操现在自顾不暇,又哪有心思管那张绣?”
张飞听后说道:“就是!还是舒仲应之言让人听了痛快。”
刘备和众官听后,相视而笑。
刘邈进言道:“我知主公之意,是不想此刻与曹操翻脸。这事不难。可上表陈留,说反贼张济之侄张绣,要行其先叔之事。准备兵出颍川,前往陈留犯阙夺驾。到时主公占了大义,尽可起兵讨之。曹操若是阻止,定然先失信于天下。”
刘备说道:“公言甚善。这撰写奏章之事,还得请孔文举帮忙。”
孔融听后爽朗的笑道:“主公放心便是,此乃事一桩。”
刘备又向关羽问道:“云长,此次张绣尽起八万之众,屯兵鲁阳,当如何拒之?”
关羽稍一寻思,回道:“弟只需要引兵三万,便能让其不得再进一步。”
刘备听后大急,他说道:“二弟,兵家大事,不可儿戏。虽然江淮之地元气未复,但是抽粮供养个十万、八万大军出征,还不成问题。不要因为有所顾忌,便行此弄险之举。”
关羽见刘备说完后,除了贾诩、陈宫和一干武将,众官皆是点头,赞同刘备之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