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龙城飞将(1 / 2)

加入书签

战役虽然大获全胜,但此处到底还是匈奴人的地盘,加上汉军人少,并不是刘备说将河套之地收归治下,就能收归治下得,还需从长计议,收尾之事决计不可马虎,故而待众人冷静下来,诸葛亮提醒道:

「首恶已除,匈奴人群龙无首,当务之急,理当尽快夺取单于大帐,接手辎重,妥善安置受伤的将士。」

徐庶笑道:「好教孔明知道,破呼厨泉大军时,庶已请托伯约遣一支骑队占据大帐,如不出所料,那儿的粮草军帐,业已为我军所有,我军只需徐徐向前,赶在天黑前抵达便可。」

刘备喜道:「还是元直想得周到,待此间收拾妥当,即刻出发,今晚朕要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将士们闻言,皆轰然欢呼,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诸葛亮又道:「眼下尚有两支完整的匈奴残骑,分别在龙门口与留营与句扶、马岱两路偏师纠缠,我军须尽快击退两路匈奴骑队,接应句、马两位将军。」

刘备颔首捻须道:「此诚老成持重之言,敢问哪位将军愿受此命?」

话音落下,姜维、马超齐齐出列,抱拳道:「臣愿往!」

这两人皆是战功赫赫的猛将,足可担当重任,刘备自也放心,正待应允,张飞忽出列抢道:

「伯约年轻力壮,自是此去接应的不二之选,但你马孟起嘛,刚抢了生擒呼厨泉这泼天大功,难道连这点微末功都不放过?这第二路,便由俺去!」

马超双眼一瞪,争锋相对道:

「那马岱是某家族弟,某去接应,正是责无旁贷!」

姜维念道张飞这是担心马超的身躯已是强弩之末,找机会让他歇息,他也正有此意,当下上前劝道:

「两位将军休要再争,无端伤了和气……想那马岱兄弟,与某有救命之恩,子不才,斗胆请命前往接应。再说句扶,身为羽林卫左丞,属我二兄关兴麾下,不如由我二兄领衔救援,必能安然而归……某这番提议,两位将军以为妥否?」

却说张飞、马超此前因争功发生意外,刘备心有余悸,听闻姜维提议,当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此议甚妥,便着伯约、安国二人前往接应!」

他这一表态,反倒令张飞、马超不好再作坚持,冷哼一声,各自退下。

而关兴自脱离骑队潜入浮山以来,早已心痒难耐,闻言大喜,迫不及待接下差事:「末将得令!」侧首去望姜维,却见姜维也弯眼对着他笑,仿佛在打趣说,做兄弟的怎会不知你那蠢蠢欲动的心思?

两人正待退下收拢骑队,诸葛亮忽拉住二人,语重心长道:

「此事关系重大,一可打通去往关中的道路,二可控制留营中的匈奴老,以为后计,万望心!」

又命人取来缴获来的单于之号和单于大纛,分别递于两人,吩咐道:

「只消将呼厨泉战败的消息告知两路匈奴人,吾料其必不战自退,此番出关,我军折损太多人马,不宜再添损伤,须保存实力,以袭取长安为上。」

「遵命!」

两人郑重接过,约定事成之后在单于大帐汇合,随后各领一路骑兵,分头出发。

诸葛亮则开始指挥各部,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徐庶望着他忙碌的身影,感叹道:

「虽暌违十余载,然孔明事无巨细,了然于胸,又能亲力亲为,孰无谬处,诚一如往昔哉。」

刘备微微愣神,幽幽道:「若非孔明沉着调度,我这条老命,怕是要葬送于此了。昔日只道他长于运筹,不想于临阵一道,亦有独到之处,今方知确是我刘备觑了。」

单于大帐今已换了主人,营地内外,汉军将士们点起堆堆篝火,宰杀牛羊,大快朵颐。

大帐之内,刘备高坐铺了虎皮的主位,左右文臣猛将环列,大帐四周火盆烧得正旺,驱走夜间寒气,温暖如春。

羊毛编制的毛毯上铺满了炙得喷香的烤肉,众人抓在手里,吃得满口流油,聊些战中趣事,间或发出阵阵哄笑,气氛大好。

刘备终究上了年纪,吃了两口,也便饱了,伸出衣袖擦了擦油亮的嘴角,将话题带到正事之上。

「我等与关中断绝联络已有旬月,也不知子龙与文长那儿情况如何,按理说,此地不宜久留,我军应当速速入关才是。只是,匈奴虽溃,终还有半数逃窜,朕担心若不管不顾,自顾走后,匈奴人为求一线生机,许会卷土重来,重生南下之心,恐更难治,不知各位有何良法?」

这是在寻求长治久安之策了,徐庶对此早有准备,率先开口道:

「庶以为,当取以夷制夷之策。」

刘备见他成竹在胸,顿时来了兴趣,说道:「愿闻其详。」

徐庶抱拳凛然道:「今汉匈大战方歇,匈奴疲敝,贵种死伤殆尽,牛羊粮草又不足以供养全族,可谓元气大伤矣,故庶以为鲜卑、羌胡诸族必虎视眈眈,择机吞并,匈奴五部自顾不暇,就算卷土重来,阵仗也未必如今日之盛。」

「然则匈奴王庭位于河东平阳,距关中近而离诸胡远,若这一部匈奴人执意南下,行鱼死破之举,又当如何?」

徐庶微微一笑,不答反问:

「陛下可知光武初年,匈奴分南北两部,光武帝审时度势,拉拢南匈奴以为屏障,共拒北匈奴之事乎。」

刘备颔首道:「自是知晓,建武二十五年时,南匈奴受命出击北匈奴,生获北单于弟左贤王,又破北单于帐下,降其众合万余人,得马七千余匹、牛羊万头,北匈奴震怖,北却千里。」

「不错,自那以后,北匈奴远在漠北,再不足为虑。今我等可视匈奴五部为一个完整的匈奴,只消拉拢其中一到两部,供其衣食,收执人质,便可依为屏障。此庶以夷制夷之第二步,分而治之术也!」

「好一招以夷制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