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一章 讲武堂(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只有两千么?」

听到这个数字,徐庶面上浮现出一丝难色,沉吟道:「匈奴人马当不少于五万,两千人终究是少了些……」

时他心中对匈奴实力的判断还在五万,倘若知道匈奴真正人数在十万,怕是连仅存的乐观都要荡然无存了。

马岱挠头道:「剩下中军、飞军的都是步卒,去了反而拖累行军,城中骑兵,只这么多了。」

徐庶想起城外田陌间遇到的降兵,追问道:

「听闻街亭一战,俘虏众多,不少已经投降,且大多为骑兵,此番为何不用?」

马谡摇了摇头,回道:「降军新附,丞相为稳军心,答应他们不必参与汉魏之争,至少短期内不可,若强行征调,战时哗变,恐为不美。」

「原是如此……」徐庶情知天水兵力也不宽裕,骑兵一时强求不得,只得叹了口气,自我安慰道:

「突骑营是全骑出击,又有蹄铁、马镫两样利器,出其不意之下,或许能收奇效。」

待问起出发时日,马谡、马岱二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姜维,仿佛这位全无官职之人,才是主心骨一般。

却闻姜维朗声道:「既然主意已定,我意明日开始动员准备,三日之后,举兵出征!」

这番话令徐庶着实吃了一惊。

在他的经验中,出发征战,涉及兵力动员,装甲准备,收集粮秣,漫说三日,十日内准备周全,已是万分难得了,若准备得仓促了,援救的效果怕是要打上大大的折扣,闻言不免腹诽道:

「这子莫不是言过其实之辈?」

马谡瞧出他的隐忧,笑着说道:

「不瞒先生,早在月前,伯约便已开始晒制肉脯干粮,分置缴获的刀枪甲胄,起初某以为是为防备郝昭,不想却是误打误撞,恰逢其会了。今日他口中虽说三日,实则已足足准备了一个月有余矣。」

「哦?不管此举是否有意,对于大局总归大有裨益……」

徐庶望着姜维淡然的面庞,怀疑尽消,佩服之情随即升起,忖道:

「机会多眷顾有所准备之人,此人年少成名,屡立奇功,果非偶然。」

他忽又想到城外军汉们提到的讲武堂,沉吟片刻,问道:「尝闻天水每夜有讲武堂,堪称盛事,只是出征在即,料今晚的讲武堂,是否当取消了?」

姜维笑了笑,道:「备战之事,按部就班便可,今晚讲武照常,某也当向诸位将士做个告别。」

徐庶抬眼,问道:「如此,不知庶是否有福聆听?」

姜维抱拳道:「不过与军中将士打发时间耳,先生愿来,蓬荜生辉。」

徐庶也笑着抱拳,就此约定下来。

当下,姜维、马谡、马岱领着徐庶前往官署,一面替他接风洗尘,一面细细商讨,准备出征事宜。

到了傍晚时分,姜维见酒足饭饱,便起身邀请徐庶入军营参于讲武堂旁听。

街巷华灯初上,军营中早已高朋满座,济济一堂,徐庶放眼去望,但见黑压压、嘈杂杂一片,怕不得有数百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