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究竟为什么(1 / 2)
自那次富有戏剧性的政治学习以后,李江斌和德仁碰面以后总是笑嘻嘻的,而且时不时伸出大拇指,轻轻地说一声“高明”。使用说阅读器看千万本说,完全!说全文字说更新最快礼尚往来么,遇到这种情况,德仁也是笑脸相迎,轻轻地说一声“见笑”。单纯的德仁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不久事情就起了变化。不知道怎么搞的,室里的人慢慢地和他有了距离,见了面德仁虽然热情地打着招呼,对方却应付似地哼上一声,就迈脸而过。时间一长,德仁便有了一种孤独感。特别使他感到奇怪的是,他带课的班级,上课的时候,同学看他的表情总有点怪怪的样子,他更感到莫名其妙了……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在校园里遇见了王晓美,王晓美正要迈脸而过,德仁一把抓住了她的胳膊:王晓美,你停一下,你们这样躲着我,不理我,难道我得了瘟疫,怕给你传染不成?
王晓美涨红了脸:张老师,别这么拉拉扯扯的,我是结了婚的人,叫别人看见了影响多不好。
王晓美硬是甩开德仁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撇下德仁站在那儿,久久地回不过神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德仁百思不得其解。德仁冷静地想着,这里面一定有名堂,是不是……?同志们对他有误解,但是他不能着急,不能生气,不能发怒,也不能急着去做解释,——何况他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要耐心地等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同志们总会理解他的。过了几天,又到了政治学习的时候。
室主任主持学习,照样的读文件,谈体会,讨论到中间,李江斌桌子上放着一摞书籍、材料,郑重其事地发言了:自从上次学习以后,我为自己认识水平的浅薄感到惭愧,这不,我又翻阅了大量的材料,重新认识了农业社和包产到户的性质,现在就谈谈我的体会。
李江斌扫了德仁一眼,傲慢地昂起头颅,一字一板地阐述他的观点:有人说农业社不等于集体主义,包产到户也不等于个人主义。可是,我看到的这些材料,却是这样说的。说:“一搞包产到户,一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你们再看这份材料是怎么说的:“把土地分给农民,就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对劳动的控制和对产品的控制。生产队权力旁落,人民公社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整个权力恐怕将因此解体。”这就说明,包产到户要是继续搞下去,结果是很严重的,很可怕的。阶级分化,权力旁落,公社解体,社会动乱……
李江斌这么一读材料,一发言,对人们确实有些震动,大家一时也无话可说了,会场陷入沉默的僵局。许久,德仁只是提醒了一下室主任:主任,请你翻一翻材料,看是哪一年的文章?
室主任拿过李江斌的材料翻看着:哎呀,这都是1962年的文件啦!李老师,你是从哪儿翻出的这些老文件?叫我怎么说你好呢?同志,老黄历看不得。自从粉碎四人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你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恐怕就不合时宜了。
主任说话不留情面,李江斌窘得脸孔红一阵,白一阵,半天恢复不到正常的颜色。德仁因为考虑到李江斌可能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一气之下,便不顾及自己的特殊身份,也不顾及李江斌的面子了,不过他和李江斌的发言一样不提名不道姓罢了:我们正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地指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而且已经为地主、富农分子、资本家摘掉了帽子,他们都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再说什么阶级分化不是有点可笑吗?再说,农民都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盼望粮食增产,收入增加,他们才不稀罕什么“权力”呢。咱们参观的地方,土地包产到户了,公社改成镇政府、乡政府了,一切工作照常进行,要是担心什么“权力旁落,公社解体,社会动乱”,那才是杞人忧天呢。
李江斌遭到主任的批评,又受到德仁的驳斥,心里很不服气,一怒之下,也不讲策略了,把他在背地里活动的那一套全盘端了出来,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张德仁,你别以为你搞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不知道,今天我给你全都抖搂出来,看你怎样解释。你说农民不稀罕夺取什么权力,这也许是对的。可是你却非常喜欢手中的权力,利用干部身份这个不大不的权力,给农民强行摊派,又是给我们管饭,又是给我们送东西,还不准人家收钱和粮票。你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博取主任的欢心,为了博得室内同志的高兴,树立你个人的威信罢了。可是你想没有想过?我们都是拿工资的干部,谁在乎那一点钱和粮票?你用这一点恩惠笼络人心,是连傻瓜都会玩的把戏,真是丑得要命。特别是你白拿了人家三口袋面粉,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是谁给你的权力,让你这样强取豪夺?剥削农民?就是这些事情,把你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无遗了……
李江斌还在满腔愤恨地揭露着,批判着,把各种污泥脏水都毫不容情地向德仁身上泼来,这时同志们都坐不住了,王晓美首先挺身而出,站了起来:李江斌,我们这是政治学习,你怎么把特殊时期那一套整人的手段使了出来?无中生有,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明明是农民高高兴兴、自觉自愿地请我们吃饭,给我们送东西,怎么变成了张老师强行摊派的呢?那三口袋面粉明明是用张老师存放在农民家里的粮食磨的,这件事情大家都清清楚楚,为什么在你嘴里却变成了强夺豪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