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月容的来信(1 / 2)

加入书签

德仁和逢玉回到宿舍,还不见王的影子,一直到晚上王才忧心忡忡地走进宿舍。德仁看王愁眉不展的样子,奇怪了:王,你这是怎么了?——今天我看你和月容交谈得很愉快,还一块吃了白云章饺子。

王连声叹气:唉,唉,这个恋爱我真的没法谈了。

德仁关切的:王,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握住德仁的手:张老师,我对不起你,对不起月容……

德仁莫名其妙的:王,这话从何说起?

王这才说起事情的原委:张老师,我是背着家庭和月容见面的。下午回家跟我妈把情况一谈,我妈就火冒三丈,大雷霆,她不让我再和月容见面,非要我和她介绍的对象继续谈下去不可。原来那个女孩的爸爸是妈妈的顶头上司,而且自从上次见面以后,女孩对我非常痴情,甚至于对她爸她妈一再表示,非我不谈,非我不嫁……

德仁说:女孩痴情可以理解,你妈为什么也这么固执呢?

王唉声叹气:张老师,你不了解实际情况,我妈是人到中年,盼望升迁,有一个老科长快要退休了,他的位子成了人们争抢的肥缺,可是谁能顶班,必须这位顶头上司点头才算数。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妈哪敢有半点疏忽?拉扯上这样一个儿女亲家,也许就为晋级找到了一条终南捷径。

德仁沉默了,他想不到事情竟然这样复杂,他鼓励月容的话,月容要给王写的信,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他简直不敢去想了。可是,不管事情结果如何,都得努力去做;如果连起码的努力都放弃了,还会有成功的希望吗?所以,他现在不能对月容讲真话,那样无异于给月容刚刚燃烧起来的炽热之火,泼上一盆冰冷的水。那么,对王他又能说什么呢?事情毕竟牵涉到王母亲的前程,许多人奋斗一生也未必能当上科长,而王母亲只要能和顶头上司成为亲家,这科长也许就垂手可得了。

王看德仁沉默不语,也觉得有点难以开口:张老师,叫你为难了。说实话,我还是觉得月容姑娘好一些,人长得好,文学知识丰富,为人真诚,性情开朗,活泼大方,浑身渗透着一种迷人的魅力,一种让人着魔的魅力,一种见上一面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魅力……

看王这样痴情,德仁自然是替月容高兴,却又听到王为难之处,他弄不清王究竟是怎样想的,便以守为攻地试探着:哎呀,王,你和月容姑娘仅仅见了一面,就这样念念不忘了。可是为了你母亲的前程,也只能忍痛割爱了,世界上的事情难得面面兼顾,十全十美。何况,你母亲给你介绍的姑娘也是花容月貌,你们配成一对,也挺合适的呀。

王委屈的:张老师,我看你平日说话办事还能秉持公道,今日说话怎么这样——这样势利?难道为了母亲的升迁,我就不要自己的原则,只要是一个漂亮女子,就不管她的学识,不管她的人品,不管她的性情,不管两人之间的感情了吗?

德仁心里暗暗高兴,不好再说什么。王在默默地等着他拿主意,他也在等着王开口……过了一会,王着急了:张老师,我等着你出主意,你怎么不说话啊?

德仁说:王,这件事是你的终身大事,你必须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才能当参谋哇。

王着急了:张老师,你真的不明白我的态度吗?我刚才已经说得清清楚楚,第一我不做势利人,第二我不出卖自己的感情。

德仁紧紧地抓住王的手:王,在7年代末,你已经提前跨入了八年代,做八年代的一辈新人,应该是你的理想啊。

王也很激动:谢谢张老师的鼓励,可是摆在眼前的事情,怎么对付呢?

拖,先拖一拖再说。

这事情已经拖了三个礼拜,对方催得很紧。

继续拖,你暂时不要回家,躲藏起来,玩个失踪。

王无可奈何的:也只能如此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王的心中充满了等待的焦急;在难以预测后果的焦急中,他的心情反而慢慢地平静了。就在这焦急与平静的转换中,他收到了月容的第一封书信。王双手心翼翼地捧着书信,似乎是捧着一封决定他命运的书信,捧着一封当他站在十字路口时帮助他决定方向取舍的书信……展示在他面前的是一封字迹秀丽、热情洋溢的书信:

王老师:

你好。

我是一个和你只见过一面就动笔给你写信的女孩,你不会觉得我有点轻浮吗?可是我觉得,人和人相处,要的一条就是真诚。如果双方对对方都有好感,却要把这种感情掩盖起来,以显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甚至于采取遮遮掩掩、欲擒故纵的手法,把对方的口味吊起来,在猜谜语、捉迷藏的游戏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不觉得这样的游戏有点可笑吗?

也许你会对我的态度提出质疑:只见过一面,就急于表白自己,难道你真的了解对方吗?你相信对方一定会喜欢自己吗?你这样做会不会招致失望、后悔甚至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呢?

王老师,对于你可能提出的质疑,我只能这样说:我相信张老师的眼光,他给我介绍的肯定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我一眼就看出你正是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